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 问题及发展研究 
(发布日期:2008-5-23 10:55:10) 来源:盖世汽车网
 

  1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慢,老车型几十年没有太大的改变,汽车产品产量少,在低水平上徘徊,与之相配套的汽车配件产量与产品技术水平都不高。那时也有一些进口车型,但由于其保有量低,技术含量高,所需的维修件大多靠进口。改革开放以后,国外车型的大量合资、引进及对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促进了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1.1 零部件企业数量庞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大的有5000家左右,若将乡办、村办、街道办、个体的小厂也计入,将达到7000~8000家以上。一些大型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主要给整车厂配套,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质量也较好;一些用在零部件维修市场上的配件则技术含量不高。如塑料件、小零件等企业数过多,产品质量也较差,靠价廉占领市场,还有的个别企业冒用别人的商标,扰乱了配件市场。
 
  1.2 汽车零部件工业迅猛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对主要零部件工业企业的统计,200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4.1亿元比1997年增长182.8%,平均每年递增23.1%,而整个汽车行业平均每年仅递增20.3%;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106.3亿元,比1997年增长321.8%,平均每年递增33.4%,略低于全行业平均每年递增37.3%的增长速度;实现销售收入1247.5亿元,比1997年增长156.4%,平均每年递增20.7%,我国汽车配件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局面。
 
  1.3 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逐年增加
 
  自1983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生产零部件,使中国国内零部件产品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国外著名零部件厂商如德国BOSCH、ZF公司,美国德尔福、TRW、德纳公司,日本电装、爱信精机、富士通、阿尔派电子公司,法国法雷奥等,在华建立了数家合资、独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汽车音响、汽车底盘、车身部件等各个品种。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不完全统计,1997年有零部件三资企业145家,2002年增至220家,5年内增加75家。
 
  1.4 技术含量高的汽车配件产品国内已经开始研制、生产
 
  由于汽车产品的发展,以及对汽车安全、排放等要求的提高,汽车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在逐年提高。在中国,由于引进了国外技术以及与国外合资合作,一些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国内已批量生产。如上海联合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公司分别引进BOSCH和德尔福技术,生产汽油机电喷系统;上海汽车制动系统公司利用BOSCH技术生产轿车用ABS;国内石家庄久乐公司、锦州合昌公司、锦州万得公司研制生产了轿车用安全气囊(2002年三家共生产10多万套);上海华克排气系统公司、大连华特吉莱特排气系统公司引进技术生产三效催化转化器;无锡威孚集团的高压油泵;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汽油机和自动变速器;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丰田8A、5A发动机等等。
 
  但高科技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大多为外方所掌握,我方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1.5 中低档零部件国内大批量生产,出口逐年上升
 
  对于科技含量不太高的零部件产品国内已大批量生产,由于具有劳动力低廉的优势,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大量出口至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2002年我国零部件出口额(不含发动机出口)为22.1亿美元,(含发动机为24.6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33.6亿美元的73.2%,而整车出口额仅占当年出口总额的7.4%。2002年汽车零部件(不含发动机)出口比上年增长35.41%。2002年零部件出口金额比1997年的零部件出口额4.5亿美元增长了3.9倍,平均每年递增37.5%,大大高于整车产品出口额的增长幅度。

     目前中国国内出现了一批以零部件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如在浙江瑞安市出现了一个汽车电器出口基地。我国目前出口的主要零部件产品有万向节、铝车轮、制动器、汽车音响、散热器、汽车蓄电池、汽车铸件等等。年出口上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逐年增多,如山东隆基集团2002年出口制动鼓90万个占总产量的90%,2002年出口制动盘330万个占总产量的66%,共创汇3150万美元;天津富士通电子有限公司出口汽车CD机芯670万只,产品100%出口,创汇9860万美元;广东东莞歌乐电子公司汽车音响几乎100%出口,创汇4237万美元;民营企业万向集团出口万向节、传动轴等创汇4757万美元,万丰奥特集团出口铝车轮创汇3773万美元。2002年全国铝车轮出口共创汇4.09亿美元。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座椅出口美国、日本,共创汇9440万美元等等。一些合资企业的引进产品也大量返销国外,如上海通用2.4L发动机,一汽-大众发动机缸体、缸盖(2002年出口2039万美元),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的丰田5A曲轴、缸盖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跨国汽车集团在华的零部件采购量也将逐年加大。
 
  1.6零部件工业发展给整车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国内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使整车企业所需要的关键件不需要自己加大投资与开发即可在国内采购到,缩小了投资成本,也缩小了投资风险。例如在1985年引进桑塔纳轿车时,上海市专门成立了国产化办公室,投资较大,引进了与之配套的零部件,航天、航空系统一些企业也加入了桑塔纳国产化行列,历经几年国产化才有了较大的提高。而近几年,上汽奇瑞在开发新轿车奇瑞风云、东方之子、QQ,北汽福田开发欧曼重卡时,投资已不需很大,所需的不少零部件在国内很容易就找到了配套厂家。
 
  1.7零部件工业存在问题也不少
 
  我国零部件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②厂点过多、过乱,假冒伪劣现象大量存在;③地方保护现象严重;④出口企业压价竞争,将面临国外反倾销投诉;⑤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较差;⑥开发费用投入少,自主开发能力差。

      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问题
 
  2.1企业数过多、过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国有、国有控股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加上村办企业、小型非国有企业及家庭作坊式小型零部件企业总数将超过7000~8000家。
 
  一些小企业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工人素质低,靠低价及假冒产品占领市场。

  2.2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并屡禁不止
 
  目前配件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较多,由于汽车配件销售与汽车维修行业务由国有、集体、合资、私营、个体各种方式经营,有些经销商为获取高额利润,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一些公车司机贪图购买时的高额回扣,一些私车用户贪图价格便宜也购买假冒伪劣配件;个别维修部门也使用伪劣配件,有些地方的地方保护主义对打假造成阻力。工商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生产企业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假,但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一时还难以杜绝。
 
  2.3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
 
  近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企业较多,合资企业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如电喷系统(上海联合电子、北京万源德尔福)、自动变速器(东风本田)、高压油泵(无锡威孚)、ABS(上海汽车制动系统公司)、排气净化系统(如:大连华特吉莱特排气系统公司)等,但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有些配件产品外方在华独资生产,即便是合资企业也是由外方控制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2.4近几年,特别是加入WTO后,在零部件生产领域,外商控股、独资趋势明显
 
  近几年,特别是加入WTO后,外方企业为了减少中外摩擦,有的是怕核心技术被中方掌握,更热衷于控股或独资建厂。这对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以2003年的中外零部件合资项目为例,上汽大众发动机有限公司,合资项目中德方占总投资22亿人民币的60%;2003年10月一汽四环与德国梅克朗合资组建长春富奥梅克朗车镜有限公司,德方占60%;2003年日本普利斯通在常州建立减振器生产基地,日方占100%;中、日、韩三方合资成立的苏州华昌机电公司(为上海大众生产安全产品)中方贵航仅占35%;一汽富奥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合资企业(生产转向柱)一汽仅占40%,世界第九大配件供应商佛吉亚集团2003年底决定独资在无锡投资2500万欧元建座椅调角器厂……

     2.5生产出口产品的国内企业相互压价竞争,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反倾销投诉
 
  目前国内汽车产品的出口量逐年增多,特别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品(如铝车轮、万向节、蓄电池、刹车片、活塞、铸件、汽车玻璃等),但存在着企业间压价竞争现象,使企业利润大大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国外反倾销投诉,如福耀玻璃遭到国外反倾销投诉,虽然最终是中方胜诉,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中方企业的注意。
 
  2.6国外设置一些技术壁垒及非关税保护措施,中国对此研究的不十分透彻,并且如何与之对抗经验不足
 
  由于中国零部件大量出口,国外采取了一些技术上壁垒(有些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但中方对国外的一些法规、技术标准还未研究得十分透彻。
 
  2.7配件行业存在各成派系、各成体系,重复引进的现象
 
  目前国外大的汽车企业集团(国际上一般常说的6+3都已进入中国,建立了整车合资生产企业。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