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从ITMA2007看纺织机械自动化的演变趋势(二) 
(发布日期:2008-6-4 9:58:01)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网
 
4、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4.1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特点。

4.2模块化:模块化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网络化: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已成大势,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4.3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 、耗能少、运动灵活。

4.4绿色化: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4.5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

4.6人格化:机电一体化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现代纺织机械是以纺织工艺为目标,以机械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纺机发展的主导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纺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的核心技术,电子技术的进步带动纺机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性能提高,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强。

4.7自动络筒机技术发展完全符合下列规律:从产生到正式形成商品需要十年以上,更新换代需要五到十年以上。
例:Schlafhorst自1962年发明自动络筒机以来,从1977年以来每十年更新一代:
1977年推出Autoconer138
1987年推出Autoconer238(基于独立络筒锭)
1997年推出Autoconer338(基于传感器,模块化使其在整个成熟期也不断 在更新功能提高附加值)
2007年推出Autoconer5     (基于智能模块,更快、更有效、更智能、更可靠、更好)。
真正对一个行业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研究,只做短平快的开发研究很难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4.8纺织机械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结合系统,而传动部分(包括机械/电气)正是机电结合的关键和突破口,所以在运动控制技术与纺织机械融合以后,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的进化大大加快了。
第一次跨跃:采用电机独立驱动取代机械主轴传动链,使传统纺织机械的机械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整体化结构转变为模块化结构,纺织机械实现了基本机电一体化(即相当于我国目前新型纺织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水准)。模块化为柔性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础,不但机械简化、可靠性提高、成本降低、生产速度提高,而且从概念上开始改变了传统纺织机械的开发理念、模式和方法,加快了纺织机械产品的更新周期。
第二次跨跃:现代纺织机械进一步融合机器视觉技术,直接驱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形成智能化工艺模块,进入高度的机电一体化,为下一步只能化工厂奠定了基础。

4.9独立驱动分布控制取代机械长轴------无轴化已广泛采用。一般控制为:
(1)主/从结构。
以一台的输出转速输出作从电机的速度给定或转矩,稳定时的同步比性能能好,但在启动和负载扰动时同步误差大
(2)等状态耦合控制。
各轴之间的速度协调由同步系数决定,控制器采用同一给定速度,结构简单,启动时无速度滞后,跟踪性能好,如何合理耦合需要经验,如虚拟主轴。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