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模具行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发布日期:2008-6-12 9:54:37) 来源:电子钢铁贸易网
 
    亚洲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近日在上海落幕,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模具
      生产总量在世界已位列第三,开始从模具进口大国向模具出口国转变,进出口之比从1995年的1:0.06升至去年的1:0.688。
  模具工业2000年以来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十一五”期间,产销两旺,产量、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汽
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模具档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中国模具工
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延安称,中国模具业正经历“黄金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据了解,全国现有模具生产企业3万余家,从业人员约100万人,2007年销售额870亿元,出口14亿美元,出口最多的省
、市是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
  近年来,模具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技术含量较高模具的发展速度高于行
业总体发展速度,占模具总量的35%左右。2007年模具出口增幅达35.73%,逆差进一步下降,进出口模具结构趋于合理,
国产模具替代进口模具已成气候。
  从行业结构看,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活力增强,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和能力提高较快,适应模具行业
生产特点的模具集聚生产园区得到发展,中西部等模具工业欠发达地区有较大进步。
  一些模具企业多工位级进模精度已达到2微米,寿命可达3亿冲次以上,个别企业的多工位级进模已可在2500次/分钟的
高速冲床上使用,精度可达1微米。已能生产43英寸大屏幕彩电、65英寸背投式电视塑壳模具、10公斤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
料件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大型塑料模具。
  精密塑料模具已能生产照相机和手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以及精度达5微米的7800腔塑封模具等。大型
精密复杂压铸模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踏板压铸模、汽车后桥齿轮箱压铸模以及汽车发动机壳体的铸造模具等。
  汽车覆盖件模具已能生产中档新型轿车的全套外覆盖件模具。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铝合金和塑料门窗异型材挤出成型
模、精铸或树脂快速成型拉延模等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只是模具生产大国而不是强国,产品与发达国家还有10年—15年差距,目前仍以中低档为主,中
高档模具的自配率只占60%左右,很多高档精密、复杂模具仍依赖进口,近3年每年超过20亿美元。模具商品化率只有60%
左右,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也只有50%左右。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科研力量薄弱,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公共技术支撑体
系。
  要缩小差距,必须加大研发,立足创新,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当前,我国模具工业正进入重要发展时期。制造业特
别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促使国内模具市场不断扩大,国外用户到我国采购模具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模具制造逐渐向我国
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模具工业协会预测今年国内外模具市场继续向好,我国模具行业年增长率仍将保持20%左右。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