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摩根士丹利报告称外部疲软致中国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放缓。分析人士认为,除外部经济疲软外,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导致利润转移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环境变化也是造成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
摩根士丹利发布中国报告书称,中国经济放缓的范围在扩大,外部疲软致中国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放缓。据统计,5月总体工业附加值增长率的轻微反弹主要反映出工作日的增加(年同比)。5月,重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促使其附加值增长速度上升至年同比13.5%,而轻工业部门则略微下降至17%。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向世华财讯表示,外部环境的变化固然是原因之一,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对国内工业生产造成影响。根据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预测(08年中期),欧洲、美国和日本是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也是在中国最大的三个出口市场,占据中国出口额的50%以上。而中国有着特殊的降价增长模式,内需不足,长期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降价增长和保持就业市场稳定,因此,一旦中国出口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中国外向型工业企业,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影响波及全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的出口。
此外,贸易条件(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持续恶化导致利润转移也是国内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放缓原因之一。统计显示,中国在07年年初,贸易条件基本保持在1左右的水平,而08年前5个月则恶化至0.90-0.95。由于进口价格块速上涨,而出口价格温和上涨,一部分本应属于国内工业企业的利润被悄然转移到国外。
但赵英认为,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主要因素,首先是08年以来突发事件较多,对国内工业企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而国内宏观调控方面也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要控制热钱流入,一方面要控制通货膨胀,而金融政策在兼顾增长和控制通胀方面难以两全。
赵英分析,从目前国内情况看,宏观政策已经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很多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都在增加。而中国从07年开始陆续出台降低出口退税的政策,使出口受到一定限制,虽然长期看利于经济发展,但由于部分中小企业适应性不强、技术转轨较难,短期内将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说是包括外部因素变化和国内宏观调控在内多种原因造成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使国内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长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