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电子信息:关注行业成长空间和市场内需 
(发布日期:2008-7-9 10:21:09) 来源:中投证券
 
    全球半导体整体市场在2008年上半年继续维持缓慢增长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将维持10%左右的增长。在面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石油价格高企、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大国际环境下,电子行业面对世界整体需求不旺的境地,对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机会选择越显困惑。

  我们试图通过有别于市场的选股思路:避开市场外向型的行业和公司,首先从行业上选择高成长性行业,然后紧紧抓住产品市场内需型(内销比例不低于80%)、节能环保、高进入壁垒的主线进行行业和公司配置,以此进行长期投资价值的发现。

  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一些公司的风险得到大部分释放,估值优势日渐明显,投资机会日渐显现。建议在震荡的市场中对这类公司进行一些投资机会的把握。

  投资要点:

    全球半导体增长依然缓慢,预计08年全年在4.5%上下徘徊。我们从半导体增长的几个指标来分析:全球半导体厂商资本开支支出比较谨慎;从SEMI和SEAJ的BOOK/BILL值来看,2008年4月的SEAJ-B/B值为0.76,较3月的0.73略有上升,SEMI-B/B值从3月的0.87下降到4月份的0.81,整体需求存在近忧;全球半导体厂商的开工率维持在90%的正常水平;半导体上游主要原材料—金属(铜)与石油产品的价格处于高位,多晶硅价格将实现高位小幅回落。

  我们坚持一贯的有别于市场的分析思路——深入子行业进行价值挖掘,首先选择成长空间广阔的行业,然后紧紧抓住产品市场内需型、节能环保、高进入壁垒的主线进行行业和公司配置。在此分析思路下,我们重点选择6个子行业:RFID产业、红外探测行业、半导体LED照明行业、混合动力汽车HEV用电池行业、半导体新型功率器件行业、防伪税控行业,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行业成长的空间足够广阔,或者市场几乎都是内需型的;对上述行业选取优势公司,我们分别重点关注远望谷(002161)、大立科技(002214)、S*ST天颐(600703)、力元新材(600478)、华微电子(600360)、航天信息(600271)。

  同时,电子信息行业一些公司的风险已经得到释放,我们认为其阶段性投资机会日渐显现。建议关注超跌的薄膜电容器子行业龙头-法拉电子(600563)、覆铜板行业优势公司-生益科技(600183);建议以战略的眼光关注从外向型机顶盒制造商向数字电视运营商转变可能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洲电子(002052)。

    1、全球半导体增长依然增长缓慢

    1.1全球半导体增长维持4.5%左右增长

    从1980年以来较长的行业周期可以看出,2006年之前的半导体行业周期基本维持在5-6年为一个周期。从06年开始,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变得不那么明显,预计08年全球半导体将同比增长4.50%左右,趋于平缓。

    1.2资本开支/半导体销售收入比重在11%上下

    资本开支从进入2001年以来趋于谨慎,资本开支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23%大幅降到11-13%之间。

  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在经过2007年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进入2008年有望实现同比小幅度增长,主要由于主要半导体产品供需稳定导致。

    1.4半导体景气先行指标B/B略微上升

    B/B(BOOK/BILL)值为接单金额/出货金额,可反映厂商对未来行业景气的判断。B/B值大于1代表厂商接单良好,未来景气乐观;若B/B值小于1则表明景气将下滑。

  2008年4月,SEAJ-B/B为0.76,SEMI-B/B为0.81,未来景气不容乐观。

    2、未来成长行业空间广阔的行业

    2.1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照明革命的绿色产业

    2.1.1 LED代替白炽灯—第三代照明革命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因具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LED照明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发光效率将分阶段从2002年的25流明/瓦提高到2007年75流明/瓦、2012年的150流明/瓦和2020年的200流明/瓦,发光成本将从2002的200美元/千流明降低到2007年的20美元/千流明、2012年的5美元/千流明和2020年的2美元/千流明。

  LED照明在2007年开始渗透进入白炽灯照明市场、2012年进入荧光灯照明市场,而大量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将分别在2012年和2020年。

    2.1.2全球LED市场分析

    2004年全球LED市场规模约为47亿美元,iSuppli预计到2008年将增长到6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约13%,其中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市场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到2008年二者合计占总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届时超高亮度LED单独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亿美元。

    在高亮度LED产品中,GaN基芯片由于产品附加值高,各国(地区)竞相扩大产能。GaN芯片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台湾和日本,但中国大陆和韩国产能增长迅速,也成为重要的生产区域。

  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变化提升较快,是全球GaN芯片产能增加最快的地区。

  芯片产能的增加一方面来自前几年所购MOCVD设备经过安装调试,陆续投入生产,如上海兰宝、厦门三安、大连路美、上海蓝光等;另一方面也由于台湾厂商将部分芯片产能向大陆转移或台湾相关人员在大陆投资建厂,加快了国内芯片产能的提高,如厦门明达光电。

  另外,随着台湾外延生产商对外延片出口的放松,国内部分厂商转而采用进口外延片来进行芯片批量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InGaN芯片的产量,如广东普光、士兰明芯等公司。

    2004年手机应用市场占了高亮度LED市场的一半以上,随着手机应用市场的饱和,高亮度LED市场的增长速率将会放缓,估计增长率达到20%左右,市场总销售额达47亿美元左右。

  新兴应用市场如通用照明、汽车前灯、大屏幕LCD背光源等将成为高亮度LED市场增长的新动力,在大屏幕LCD背光源的推动下,2008年LCD背光源仍将占有26%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高亮度LED市场仍将成长一倍。2008年LED市场总销售额将达到69亿美元。

    2004年台湾厂商生产的蓝光LED价格跌幅达到30%,2004年底蓝光LED报价已跌至新台币0.60-0.80元,05年蓝光LED的价格跌势趋缓,全年跌幅在15%。

  2004年台湾白光LED价格跌幅在30%以内,04年底的平均报价在新台币2.5-3元,由于台湾厂商积极进入白光LED领域,05年价格跌幅仍将达到约30%。

    导致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上游设备供应商MOCVD外延炉容量的不断扩大导致LED外延生产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

  从2003年以来,全球两大MOCVD设备厂商(美国的VEECO公司和德国的AIXTRON公司)的主流设备从2003年的6-8片机、2004年的12片机、2005年的15片机、2006年的21-24片机。在同样原材料的情况下,每个外延片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目前主流设备的容量为24-30片左右,比2003年增加3倍以上,预计到2008年以后,主流设备的容量将达到45片左右。

  2.1.4全球LED厂商市场占有率分析

    日本凭借在高亮度蓝光和白光LED的专利技术优势,在全球高亮度LED市场居于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50%。

  台湾在全球LED的产值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约24%,台湾以低价策略逐渐威胁到日本的领导地位,基本占据了全球中低端LED的绝大部分市场。

  其他地区,比如韩国和中国大陆,由于MOCVD的相继投产,也带动产能的释放,出现增长。

    台湾LED中游企业以光磊、鼎元为主,其中光磊与日亚合作,由日亚提供外延片,光磊生产蓝光LED芯片。下游封装企业主要有光宝、亿光、宏齐、佰鸿等,光宝为台湾第一大LED封装企业,2004年封装产值在世界排名第八位。

    2006年全球RFID产业将取得实质性突破,零售巨头沃尔玛成为物流与供应链行业RFID应用的强力推动者,在其推动下麦德龙、Tesco、吉列、强生、宝洁、摩托罗拉、宝马、UPS、汉莎航空等100多家跨国公司已大规模采用RFID产品。2002年发达国家的RFID市场结构中,供应链管理仅占1%,到了2007年这一份额增加到46%。在RFID需求的强烈推动下,市场受益于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2007年全球RFID将全面启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市场市值将从2006年的27.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0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263.2亿美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2.2.2国内RFID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推进下,年复合增长率33%以上

    我国RFID尤其是超高频RFID应用起步晚,未来几年,铁路、烟草、海关、图书馆管理、军事等多个应用领域对超高频RFID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将“智能信息处理和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确定为网络与通信领域11个主要技术领域之一,并将之确定为我国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技术,其发展目标包括“重视RFID、传感器网络等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

  2006年6月9日由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信产部等15个部委联合编写的《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RFID技术和产业发展确定了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指出了发展的途径。信息产业部将RFID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六大专项工程,在商贸、海关、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钢铁、石化、汽车、建材、农业、金融、税收等领域推广应用RFID技术和基于RFID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 皮尔磁:数据空间引领工业4.0新...
· 皮尔磁:全新培训课程夯实工业信息...
· 皮尔磁:安全回路配置的高效利器...
· 皮尔磁2025年度新闻发布会:从...
· 皮尔磁2024财年总结:在挑战中...
· 皮尔磁:以机械安全与工业信息安全...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 皮尔磁标准解读:新版本ISO 1...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