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电源管理:领头羊企业尚未形成 
(发布日期:2009-4-15 8:52:53)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模拟产品可以分为电源管理、混合信号和射频产品几部分。近几年,本土企业在这三大领域都有涉足,并获得快速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技术兼备的领头羊企业。通常认为,模拟产品市场更稳定、利润率更高,但本土模拟企业普遍毛利率低于20%,生存状况不佳。而且在各细分市场,只有第一名生存得不错,第二名甚至都是亏损的。大部分企业仍以替代为主,自主知识产权非常少。但一些本土企业的竞争策略也越来越清晰,即加强研发,不再替代,自己定义产品规格,这样企业的毛利率能够做到50%左右。

    电源管理:领头羊企业尚未形成

    本土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一年就有几十亿元的市场容量,涉及的产品五花八门,从LDO、DC-DC、AC-DC到充放电芯片、电源保护电路,而且分散到很多细分市场上。保守地估计,在这一领域,本土有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各企业针对的都是非常细分的市场。国外企业在这一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在40%左右,而国内企业平均在20%以下,竞争异常激烈。普遍认为大功率AC-DC产品利润要高一点,而LDO、DC-DC市场介入门槛较低,毛利率非常低。

    在这一大容量市场上,本土并没有形成大公司,销售额过1亿元的企业也就3到4家,甚至没有上两亿元的企业。大部分企业销售额都在5000万元以下。而且,我们看到时不时就有人从原有企业中拆分出去独立做。

    昂宝是这一市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企业,2008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美元,为其销售额贡献一大半的产品是AC-DC,主要针对机顶盒、手机充电器以及笔记本应用市场。其毛利率也相当不错,达到50%。由于大功率AC-DC产品对芯片开发、高压工艺要求比较高,介入这一领域的本土企业并不多,只有士兰微电子、力通微电子、技岭科技以及南京新华通几家,这几家企业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另一家过亿元的企业是上海岭芯微电子,2008年销售额在1.3亿元。他们主要设计生产便携式和消费类电源IC,这一市场产品非常成熟,竞争激烈。公司总经理张翌表示,容易做大的是具有制造资源的公司,因为拥有制造资源可以将毛利率提升20%~30%。这对于毛利率已经很低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一市场上,也有几家企业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八九千万元,下一步有望破亿元,绍兴光大芯业就在这一阵列中。2008年,该公司销售额达到9000多万元,主要产品为电池传感器保护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和开关电路。该公司项目主管石松泉介绍说,他们选择细分市场就是找本土大的模拟芯片企业不很看重,但小企业质量又没有保障的领域。他们的电池传感器保护电路就具有这样的市场特点,他们也因此占有国内电动车市场的70%的份额。提到下一步的发展,这些中小规模企业普遍面临一个难题,就是由于起步较晚,他们想到的,别人已经做到了。在这种形势下,只能在一些交叉领域和新兴市场上寻找新的发展点,光大芯业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太阳能充电器、动力电池保护等市场上。

    混合信号产品:几大产品类都有介入

    除了电源管理芯片外,近几年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有几类新兴产品引发模拟厂商的浓厚兴趣,这几类产品都属于数模混合SoC芯片,分别是LED驱动、LCD驱动和传感芯片等。本土企业在这几个产品领域都有涉足。

    记者了解到,国内LED驱动市场的容量一年有几亿元,分为小电流和大电流产品,小电流产品一般应用于手机、户外LED彩屏,而大电流高压产品则应用在照明等领域。小电流产品是一个需求量大、销售额高、但产品技术介入门槛较低的市场。本土芯片企业在该市场的平均毛利润率约为15%左右。而大电流产品市场技术难度更大,毛利率略高,士兰微在这一市场的毛利率达到50%左右。在这一市场上,有10多家本土企业在市场上角逐。其中只有士兰微电子具备生产线,其余都为Fabless(芯片代工)模式,包括上海华润矽微、思旺、上海南麟等。他们总体占有国内10%到2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其余大部分市场均被我国台湾企业群、韩国三星以及一些欧美企业分食。说到这一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特点,上海南麟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桂芝介绍说,由于LED器件本身还处于不断演进的阶段,因此,LED的驱动芯片也还没有成熟,包括国际大厂Maxim和凌力尔特在内的产品也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鉴于这样的形势,企业还处于战国混战时期,没有发展到三足鼎立阶段。”他说,“我想还需要3到5年,才能够由分散逐渐走向集中。”

    而LCD驱动芯片领域,在国内一年同样有几亿元的市场规模,但该市场的介入门槛较高。敦泰科技总经理胡正大分析说,由于要采用高压工艺,特别是小尺寸单芯片LCD驱动芯片产品对功耗、性能和系统成本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成功介入该领域的本土企业非常少。目前,在市场上出货达到一定数量的本土企业只有新相微电子,他们的技术关键是积累了32V、40V高压工艺技术。据新相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军介绍,去年公司出货量达到5000万颗,主要针对PC显示器应用,预计占有国内10%~20%的市场。而成立不久的敦泰科技主要应用领域为液晶电视。

    此外,传感芯片也是近几年新启动的产品市场,但一些本土企业也已成功推出产品,初步介入该市场。例如,北京希格玛和芯微电子已经推出了光电传感器芯片。该芯片集成了CMOS传感器、电容式触摸感应传感器、高速ADC等电路。在进入量产的几个月时间中,该产品已经得到终端客户的认可,目前出货量超过100万颗/月。

    射频产品:一枝独秀

    在RF产品类上,本土企业也不下10家,而在市场上却表现为一枝独秀。

    在2008年,从事射频IC设计的锐迪科实现了销售收入近5000万美元,成为国内RF产品领域乃至模拟领域中的最大企业。据悉,对他们销售额贡献率最大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GSM手机的PA,另一个是手机FM收音机芯片,在这一市场上,一年半来,锐迪科总出货量已经累计达到6000万片,占到了该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这两类产品各占其总体销售额的约30%。此外,卫星机顶盒调谐器、大小灵通的PA以及其他制式手机的PA也占有较大销售比重。

    提到锐迪科,我们就会联想起当时与瑞迪科在TD-SCDMARF产品上同时起步的鼎芯半导体和广晟微电子。目前另两家企业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业内人士分析,锐迪科之所以做出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没有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二是产品的持续快速研发能力,另外两家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速度上比较缓慢,甚至遭遇挫折。

    在锐迪科两大支柱产品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手机、MP3的FM收音机市场,国内原来有10多家企业参与竞争,但由于价格战,目前仅剩下锐迪科和鼎芯半导体两家。而在手机PA市场上,台湾厂商很多。锐迪科市场总监樊大磊认为,目前本土企业与台湾厂商的技术水平相当,都还处于追赶者行列。双方都强调技术支持,但对于大陆的客户来说,大陆企业在技术支持的效率和反应速度上更快,对客户需求的敏感程度更高一些,因此合作更加紧密。据悉,2009年,锐迪科把重点放在手机应用上,将研发一些规模较大、集成度更高、不太会被基带集成进去的芯片,但具体产品信息他们并未透露。

    金融危机:影响大整合难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本土模拟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企业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一些拥有工厂的企业也将黑白班改为只有白班。在这种形势下,本土模拟企业都定位于生存和调整。基本上都在开展产品结构调整、管理的调整以及人员的优化。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金融危机正好是本土模拟芯片厂商进行整合、做大做强的好时机。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并不认同。上海南麟市场总监刘桂芝通过观察总结道,整合确实是一条出路,但企业双方一旦谈到整合细节,似乎就谈不下去了。从市场效应来看,同量级企业之间的整合效益最大,资源可以最优化,但由于国内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同一量级企业也最难整合在一起。而大吃小的整合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而且,在模拟芯片领域,细分市场如此之多,只要掌握一个产品版图和一些客户资源,三五人的小公司也能够赚到“零用钱”,这是国内模拟芯片行业的市场特点,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绝大多数记者采访到的公司也绝口不提整合。在这一形势下,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使一些现金流不好的企业破产,从而调整市场的秩序,这无疑对新一轮本土模拟行业的发展有益。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