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起重机械行业 自动化市场潜力巨大 
(发布日期:2009-5-20 9:16:29) 来源:《今日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协会最新市场报告表明,虽然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2008年起重机械的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依旧保持在30%以上。这是自2003年以来,起重机械制造业连续第6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起重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促进了自动化产品在该行业的应用。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呈现疲软态势,导致部分欧美用户资金相对短缺,运转周期加长,促使他们需要性能较好且价格低廉的高空作业平台产品。这对中国的起重机械制造商而言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个挑战,众多起重机械制造企业明确表示,会加快自动化产品在起重机械中的应用,以应对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对于自动化应用水平还不高的中国起重机械制造业来说,这无疑为自动化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起重机械行业前景看好

  相关调查显示,2007年起重机械业总产值达到2174.75亿元,2008年1到9月份起重运输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2042.45,同比增长31.49%,2009年起重机械业的增速会略有下降。中国重型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徐善继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订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以上,但预计2009年起重机行业销售额将增长空间仍将保持在15%左右。

  由于国家的“十一五”计划将能源、电力、石化、冶金、造船、交通等工业领域作为发展重点,而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起重运输设备,这就确保了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在这一时期的告诉增长势头,根据预期估计,增长速度或许超过15%。随着世界市场对物料搬运设备的总体需求不断增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不断增强。专家预计,到2010年,物料搬运设备的出口额将达6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2.5%,中国市场进口额将达46亿美元,年增长率11%。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起重运输行业的技术含量也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驱动在明显提高。由于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日益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搬运费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企业对大型、高速和自动化起重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起重机的起重量越来越大,工作速度越来越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将对能耗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起重机工作流程已成为自动化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专家指出,未来起重机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易操作、易维护、低能耗、更高的安全可靠性、优异的耐久性、无故障性、易维修性和使用经济性。

  此外,也有业内专家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国家的拉动内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重型机械行业的经济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但要注意控制和调整行业及企业经济发展速度,特别要防止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产能的重复建设问题的发生。  

  自主开发能力有待提升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起重机械企业的运营情况也面临诸多挑战。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起重机械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的运营情况良好,但是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除部分制造桥门式起重机的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外,还有一些生产带式输送机的小型企业经营状况也非常困难。对于目前行业出现的回落势态,徐善继理事长表示,这次经济危机虽然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也有利于行业进行重组整合,“淘汰掉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小企业对行业发展是有利的。”

  由于较早地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中国的“八大重机”企业此次受到的危机影响比较小,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现出企业转型及提升自主开发能力的重要性。京城重工的相关人员就指出,从生产成本上来看,目前,国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钢铁价格优势已经大幅减弱,但人力资源成本之间的差价依然存在,这可以成为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的一大优势。但是如果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必须在产品性能,尤其是产品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提高产品性能,同时对现有产品进行设计优化,力争在保障其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成本,这样才能使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理事长汪建业也指出,国内重机行业应当将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作为重点,尤其要加强与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单位的合作。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才能开发出有效的控制技术。目前,国内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产品卖得好,但是关键技术不是自己的。其中对关键技术特别是控制技术国内还没有完全掌握,大多使用西门子、ABB的技术和元件,因此有关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和元件的自主研究开发,将成为今后我国相关技术人员的一个努力方向。 

  自动化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作为应用领域最广的设备之一,起重机行业的高速增长为自动化产品带来了较高的增长空间的同时也离不开自动化产品与技术的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我国的起重机械行业的整体自动化应用水平还不高。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起重机械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对自动化产品及技术的认识还不高,甚至有起重机的工程师存在“我们的运动控制采用的液压控制,不是自动化产品”这样的认识,而不了解什么是自动化产品。

  目前起重机械行业使用的自动化产品主要包括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低压电器及安全保护系统。其中,PLC作为起重机械的主流控制器,除一些简易产品的使用继电器控制外,其他的起重机全部使用PLC控制,以及配套的人机界面操作系统。相关调查显示,大型港机通常使用大型PLC和现场总线,其中以Siemens的S7-300/400运用最多,而普通起重机主要使用小型PLC控制,主要品牌包括Mitsubishi的FX、Siemens的S7-200、Omron的CS等。

  在传动控制方面,根据起重机结构的不同,驱动要求有所差别。起重机械的传动控制主要有双速电机、变频器、直流调速、定子调压/转子串电阻等方式。从综合性能来看,变频器最优,其他类型驱动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在高端起重机械上普遍采用变频器驱动,冶金行业使用的起重机主要使用定子调压装置,更加简单的起重机使用双速电机驱动。随着起重机械行业的发展及客户要求的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欧美市场的扩张,使安全保护产品成为起重机械制造业最具潜力的市场。自欧盟新的机器指令和安全控制技术标准ISO13949-1颁布以来,对中国国内企业及用户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起重机械企业对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的积极探索与应用。

  虽然目前我国起重机械行业的自动化应用水平还不高,但无论是起重机械生产厂商还是起重机械用户都已经认识到了应用自动化产品的优势及必要性,可以说自动化产品在起重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各自动化厂商也纷纷抓住这一机遇,推出了自己的起重机械专用产品,助力起重机械行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除Siemens、ABB、安川等传统的起重机械自动化产品供应商外,众多自动化企业也开始把触角伸向起重机械制造业,例如台达电子集团子公司中达电通就针对起重行业的电梯及塔吊的变频器、同步起升和行走方案,而三菱电机也推出了起重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包括起重机双编码器控制系统、抓斗控制系统(追绳功能)、主从控制系统、负载转矩高速频率控制功能、起重机抱闸控制功能、变频器内置PLC功能等。

  毫无疑问,自动化产品在起重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而各自动化企业在这一市场的作为还将取决于自身的决策方向及速度。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