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从中国本土发展看 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 
(发布日期:2009-12-14 9:53:18) 来源:中国电子报
 

    传感器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2008年,我国传感器市场仍然有逆势增长20%以上的良好表现。传感器产业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分会(简称敏协分会)主办、中昊电子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中电元协敏协分会2009年年会,8月2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行业主导、企业老总、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近90人就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应用热点和技术趋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传感器产业取得长足进展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有市场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我国传感器市场的增长率超过15%,预计2009年为430亿元。

    传感器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类产品,是重点发展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中的特种元器件。中电元协敏协分会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9研究所副所长吴亚林说,在国家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传感器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在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一批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新型传感器正在进入市场。传感器设计技术、材料控制技术、生产技术、可靠性技术和测试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量产能力逐步提高。力学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压敏传感器等传统传感器,不仅在国内市场份额逐步增长,同时还有部分出口。

    传感器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加入。重型机械专业出身的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总经理谷荣祥,就选择自己并不熟悉的传感器行业作为创业目标。他说:“传感器行业有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而且竞争不太激烈,我对传感器行业情有独钟。;他介绍说,经过12年的发展,公司基于MEMS技术的压力传感器和陀螺加速度微系统组合的主打产品,现在出口到45个国家和地区。

    加快技术创新避免价格战

    传感器作为一种特殊作用的应用广泛的元器件,其门类品种十分繁杂。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素芬说,国家对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一直都在重点支持。但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以气体敏感元件为例,目前国内气体传感器公司约30余家,2009年国内气体敏感元件的总产量达到610万只,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价格低廉的半导体式气体敏感元件和催化燃烧式气体敏感元件上,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并严重重叠。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徐永军认为,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并愈演愈烈,最终使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逐渐丧失了新产品开发、设备更新、产品升级等核心能力。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中昊电子公司是专业从事PTC/NTC热敏电阻器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具备从粉体制备到芯片生产、成品包封的全套生产流程,年产3亿只热敏电阻产品,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公司董事长石开轩也对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战深感忧虑。他认为,价格战对谁都没有好处,不但削弱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发展后劲,而且危害整个行业的发展。他呼吁,应该尽快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企业要在加快创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上多下工夫。

    规模越来越大,赚钱越来越少,是国内PTC热敏元件企业共同遭遇的困境。陶瓷PTC向何处去?华中科技大学周东祥教授说,表面贴装技术、系统集成、IC器件低功耗化等技术的进步,加速了敏感元件的片式化进程。世界热敏元件年产量超过600亿只,片式化率约25%;国内热敏元件年产量约16亿只,但片式化率几乎为零。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突破高压大电流技术,进军高强电领域;突破材料无铅系技术,走向绿色化制造;突破微晶片式化工艺,打入微集成系统。

    西无二电子信息集团公司总经理邓一鸣认为,目前国内压敏电阻器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生产能力,但产品的实际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及应用技术与先进国家还有差距,必须不断优化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瓷料配方体系、大生产技术及生产设备,提高产品微观结构的均匀性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在高电位梯度压敏电阻器、高能量的瓷片技术、压敏陶瓷的微波低温烧结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汽车等新兴市场有所作为

    就世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汽车市场。吴亚林认为,传感器的概念和技术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们也要改变传感器主要在电子行业应用的传统思路,进入到电子以外的其他各个行业去配套。他说,汽车传感器很重要,企业很关注,虽然现在国产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大多是采用国外传感器,但将来国内传感器在这一领域的机会更多。国内企业要在汽车领域取得进展,不但要把性价比做好,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并与应用系统单位很好联合。“我们带着兴趣和渴望进入到这个领域。;南京高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平说,汽车无疑是传感器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但国产传感器在汽车上用量很少。多年以来,人们希望压敏传感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虽然国内汽车产量增长很快,但国内传感器的用量还是不到10%,而且也多是低端产品。他说,国内的压力传感器普遍质量过得去,但产量上不来。最重要的是,产业化技术不过硬,产品产量一旦增加,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质和量成为一对矛盾。

    谷荣祥认为,国内传感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规模、管理,汽车应用对传感器企业的价格、技术和规模要求都很高,国外压力传感器的企业1年的产量是几千万只,但国内企业的规模只有几万只。规模上不去,价格也下不来。资金也是最大的难题,民营企业缺乏大规模的投资能力,国家的资金大多不敢投入,即使投入,其力度也有限。

    产学研用深化合作

    在研究所工作多年,又到哈尔滨理工大学搞教学的施云波教授说:“我在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的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也希望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改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他进一步强调说:“我在传感器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我认为,国内传感器企业不应仅仅局限于汽车配套市场,配件市场也会是新的出路。另外,企业应该发挥拥有传感器核心技术的优势,将产业链延伸到整个系统,以自己的系统产品去打拼终端市场。

    李维平说,国外压力传感器领先优势明显,首先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而且在设备、材料投入和后期技术跟进,包括工艺的提高和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方面,都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能做到两分钟内生产的压力传感器。从国内的情况看,研发方兴未艾,但要实现产业化,真正形成量产,差距巨大。他认为,应该对国内外上下游产业链的思路进行拓展和梳理,希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围绕产业化提供更多机会,并在资源整合方面发挥作用。

    华南师大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副院长黄钊洪强调,汽车传感器是传感器产业的重头戏,不能因国外的大品牌垄断而放弃。他说,热敏电阻元件才几毛钱一只,但封装作成传感器,就可能卖七八元钱。他希望成立专门的汽车传感器协会,把产学研商用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传感器的商用难题。

    敏协分会光纤传感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廖延彪认为,在光纤传感器方面,我国有市场、有人才,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也不少,随着光通信的发展,光器件也会持续增长,但他也同时强调,要生产出适应国内市场要求、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产品,需要产学研用很好地沟通与合作。

    与会人士希望借助敏协分会提供的平台,相互交流经验,共同为国产传感器的大发展尽一份责任。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