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西门子:集成驱动,价值中国 
(发布日期:2013-7-4 9:54:43) 来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驱动技术集团总经理林斌先生
慧聪变频器网讯:林斌 人物介绍: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总经理
    林斌先生于1997年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担任低压部门区域经理,加入西门子之前,曾在飞利浦工作。
    2000年10月开始,林斌先生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标准驱动总经理。
    2005年5月,林斌先生开始担任自动化驱动集团华南区总经理,三年半后任华东区总经理。
    2010年初,林斌先生担任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标准产品业务领域总经理。
    2012年10月起,林斌先生担任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驱动技术集团总经理。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驱动技术集团总经理林斌先生

    正文
    从广义上来说,驱动产品指在工业生产中,把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例如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此驱动生产设备或者生产线的设备或者系统的产品,其包括工业用电机,变频器,伺服,机械传动,数控系统等。驱动产品已经成为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做为工业产品系统整合的供应商,西门子曾经推出全集成自动化TIA的概念,旨在建立一个工程技术软件平台,使工业用户能够快速、直观地开发和调试自动化控制系统。2012年底,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软件平台TIA博途的最新版本增加了集成驱动技术的全新功能。将驱动技术整合到TIA博途是自动化和驱动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背景下,西门子提出了“全集成驱动系统”这一概念。为什么在这个时期提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中国驱动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一新理念会给中国的工业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驱动技术集团总经理林斌先生。
    Q: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作为亚洲巨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和驱动产品市场。在您看来,中国工业用户目前对驱动技术有哪些迫切的需求?
    A: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仍以年均增长率高达8%的速度发展。中国2013年新一届政府正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首先带动的是基础建设投资,钢铁、水泥、建材、机械等这些产业将迎接新一轮的增长。在中国,这些制造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的系统整合,缩短生产时间、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力,同时提高企业生产的能效,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经济危机以后,中国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明显,由之前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必将会导致市场对高性能的,中端和高端驱动产品的需求提升,而低端驱动市场的增长率将逐步下降。此外,为了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性能,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单是某个驱动产品的问题,而是整个驱动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协同运转的问题,因此,各种驱动产品的横向协同工作将越来越重要。
    Q:您如何理解“全集成驱动系统”(IDS)这个概念?
    A:对于全集成驱动系统,西门子采用了三重集成方案:首先,对传动链进行自齿轮箱到电机直至变频器的横向集成。在中国,传动的驱动技术采购方式是将电气技术与机械
    技术分开进行的,此新理念的提出将传动系统的电气部件和机械部件进行整合,这个集成确保全部组件都可以完美地协同。数据显示,在传送带应用上,这个横向整合可以使系统最大限度内保持正常运作,减少停机时间,系统可用率达到99%。其次,此传动链可以沿着全集成自动化TIA的控制系统进行纵向集成:沿着工程信息流,基于全集成自动化(TIA),实现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一直到制造执行系统MESIT的集成。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软件平台TIA博途的最新版本增加了集成驱动技术的全新功能。新版TIA博途让用户能够通过SinamicsStartdriveV12对SinamicsG120系列变频器进行高效地调试、组态。只有实现了自动化软件平台对驱动技术的无缝集成,才能完成全面、高效的数字化工厂工程。TIA博途为我们带来了这种能力,使我们在集成领域从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驱动系统与TIA系统的集成,可以大大减少工厂生产的系统组态时间到30%。第三,西门子通过服务和软件对驱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设计和运行阶段,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地集成。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规划、工程组态、生产实施以及服务五个环节。通过全集成驱动系统,可以使设备维护成本降低15%。
    Q:基于这个理念而研发设计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是否可以举出一些具体应用的案例?
    A:这个理念带给客户的优势非常明显:借助全集成驱动系统,可以通过三重集成,最佳地组态能够满足几乎各行各业全部需求的电气传动解决方案。
    使用全集成驱动系统,可以“一站式”实现各种组件之间的完美协同。进一步简化了设计、规划、工程组态、操作和维护等工作。
    全集成驱动系统构成了最高可用性和投资保护性的基础,并可以降低各种性能等级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举例来说,西门子为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号高炉鼓风机项目提供全集成驱动系统。
    昆钢新区一号高炉炼铁鼓风机采用了西门子全集成驱动系统.JPG
    昆钢于2008年立项投资160亿元兴建了位于草铺新区2500m3的炼铁高炉系统。昆钢新区1号高炉炼铁鼓风机采用了西门子Simotics大型同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为40000kw,每秒转速达1500转。电机启动采用西门子的SinamicsGL150中压软启动变频器,从而避免了同步机启动时对电网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在整个驱动系统上,此项目还采用了输入端1500转,输出端5440转的西门子弗兰德增速齿轮箱。这个转速可以保证鼓风机吸收足够的空气并输出需求的额定值。 
    西门子为1号高炉鼓风机系统提供SinamicsGL150中压软启动变频器
    客户收益:
    -传动系统平稳运行,系统设备使用率大于99%-提升设备可靠性。
    -系统调试组态时间仅用25天-提高效率。
    -大大减少备品备件数量、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时间仅用一周-降低成本。
    Q:在中国,客户如何采购全集成驱动系统?
    A:我们的销售工程师将从丰富的全集成驱动系统产品系列中挑选合适的组件、对其进行正确的组合和装配,并最佳地实现客户的应用。西门子以“一站式供应商”方式运营该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传动系统在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必须满足的全部要求。
    Q:是否有其它提供商提供这类全集成驱动系统,或者说,西门子公司是否是唯一可以提供该类系统的公司?
    A:没有任何一家其它公司拥有西门子如此丰富的产品系列。西门子自2005年收购弗兰德以来,对其进行逐步的整合,至今在驱动产品线上可以为用户提供从变频器、电机、联轴器到齿轮箱的适合各个功率段的解决方案。少量其它提供商拥有集成多个驱动组件的能力。但是,任何一家公司在自动化产品系列领域都无法挑战西门子公司,更不用说在工业软件与服务等组合产品领域。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深度解析PNOZmult...
· 皮尔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电...
· 皮尔磁:可持续转型:从生产效能到...
· 皮尔磁:以尖端自动化技术推动印度...
· 皮尔磁:奥地利邮政的现代化改造之...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标准解读:新版本ISO 1...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 皮尔磁:当安全门监控和权限管理合...
· 皮尔磁:myPNOZ新模块上市,...
· 皮尔磁:小型安全控制器选型指南...
· 皮尔磁:全球化的可持续生产,践行...
· 皮尔磁:“内核强大”的新一代安全...
· X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轻松升级...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