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我国包装机械满足药企需求参与国际竞争 
(发布日期:2007-3-20 8:27:12) 来源:
 
  包装机械是指能完成全部或部分产品和商品包装过程的机械。包装过程包括充填、裹包、封口等主要工序,以及与其相关的前后工序,如清洗、堆码和拆卸等。此外,包装还包括计量或在包装件上盖印等工序。使用机械包装产品可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满足清洁卫生的要求。

  包装机械的发展为食品、药品的现代化加工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由于药品生产具有特殊性,药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方式,从环境要求到标识处理等较之食品包装更为严格,限制条件更为苛刻。这使得药品包装机械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械行业。

  小而散的局面待打破

  从广义角度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基础包装机械工业才开始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其中,仅瓦楞纸箱包装机械和一些小型包装机在国内占有一定规模和优势,此外,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包装成套设备仍需要依靠进口。

  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包装机械产量已达到67万台(套),到2010年将增至93万台(套)。目前,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的十大行业之一。但我国包装机械出口额还不足这一行业总产值的5%,进口额却与总产值大抵相当。

  以2006年4月~8月我国包装机械进出口的一组数据为例。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出口容器洗涤或干燥设备5,481台,出口总额达到了482,793美元;进口的同类设备虽然只有345台,而进口总额却高达10,571,652美元。封装、标签、充填机是我国出口量比较大的产品门类,4个月内总计出口 488,056台,出口总额为11,064,972美元;进口同类设备不过2878台,进口总额却也达到了44,000,035美元。灌装机、包装机出口 65,324台,总额为25,350,635美元;进口566台,总额为39,213,071台。

  从这组数据可知,进口设备的单台(套)平均价格为24751.8美元,进口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出口中单台套平均价格为66.02元,出口地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东等地。虽然,我国出口设备数量总数为558,861台套,进口只有3789台套,但两相比较,进口台套的平均价格是出口台套平均价格的678倍。这说明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呈现“小而散”的状况,以单件产品为主;而进口的多为成套或大型设备。可见我国目前的包装机械出口与进口相比,无论从产品质量、数量还是技术含量等各方面而言,都与国外产品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包装机械品种约有1300多种,配套数量少,缺少高精度和大型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从企业状况看,国内包装机械行业缺少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的企业不多;从产品开发看,我国还基本停留在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科研经费仅占销售额的1%,而国外高达8%~10%。总的来说,我国包装机械和国际先进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的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劣势。

  制药包装机械是通用包装机械中技术含量和要求较高的一个分支。由于制药装备是GMP硬件的重要部分,自从我国推出GMP强制认证制度以来,各地药厂纷纷加快了技术改造步伐,生产设备的大幅度更新为制药行业的上游产业制药机械行业带来了利好形势,大量的生产线改造为制药机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如长沙正中药机厂引进开发的安瓿(水针)系列洗烘灌封联动机组,就结束了我国沿用几十年的单机生产历史。几经改进后,该产品累计销售了600多条生产线,还出口到了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等近20个国家。

  当然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据技术较为先进的包装机械的研发还处在仿制阶级,独立开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为此,不少国外大企业将自己的技术和部件引入中国,在本土加工,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本土产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有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全球药品包装市场就达112亿美元,年均增长近5%,2006年估计已突破130亿美元。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占据世界药品包装行业的最大市场份额,而中国则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依照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速度,药包材年生产总值将在短期内迅速突破200 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药品包装行业的年产值大约为150亿人民币,年增长速度超过10%。但仅能满足国内制药企业80%左右的需求,包装材料对医药行业的贡献率也偏低。在发达国家,包装占据了药品价值的30%,然而在中国,这个数值低于10%。

  高精尖的方向已明确

  我国包装机械要满足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打破“小而散”的行业态势,在“高精尖”的方向上不断前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包装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几个方向发展。

  包装链高度自动化国内药厂的大部分包装工作,特别是较复杂的包装物品的排列、装配等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操作,难以保证包装的统一和稳定,可能造成对被包装产品的污染。有些药厂即使使用包装机械,也只是应用在整个包装链的某个环节上,例如前段包装采用机械包装,而后段包装则采用人工。因此,提高整个包装链的自动化水平和质量水平,是现代化制药企业推行GMP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环。真正的现代化包装机械的每个机械手均应由电脑控制,并具有对材质及厚度的高分辨能力。

  机械功能多元化医药产品已趋向精致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产品越来越少,而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日益成为主流。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下,多元化、具有多种切换功能,能适应多种包材和模具更换的包装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在一台泡罩包装机上既能进行“铝塑”包装又能进行“铝铝”包装,且要求切换简单,所需更换的模具少。而目前,更换模具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如此长的时间无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

  结构设计标准模块化对于传统的工业设计来说,如果想要推出一个新机型,需要进行大量繁重的工作,还要靠新设备收回高昂的设计成本,从而拉高了新机型的价格。未来的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原有机型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之转换成新机型,把新机型的价格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控制功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大脑,也是下达动作指令的核心装置。目前,药品包装机械生产厂家普遍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这种设备不具有工业电脑(PC)所拥有的强大功能。对于多数传统机械控制设备来说,采用PLC是适当的,因为需要控制参数的数量有限,很多地方仍然采用机械方式控制,例如,扭矩控制就是利用机械离合器来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然而,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控制设备越来越多,应用到设备上的各种传感部件、检测部件、控制部件、执行元件的数量非常庞大,此时PLC就无法对如此众多的参数进行管理和控制了,而工业PC将是最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深度解析PNOZmult...
· 皮尔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电...
· 皮尔磁:可持续转型:从生产效能到...
· 皮尔磁:以尖端自动化技术推动印度...
· 皮尔磁:奥地利邮政的现代化改造之...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标准解读:新版本ISO 1...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 皮尔磁:当安全门监控和权限管理合...
· 皮尔磁:myPNOZ新模块上市,...
· 皮尔磁:小型安全控制器选型指南...
· 皮尔磁:全球化的可持续生产,践行...
· 皮尔磁:“内核强大”的新一代安全...
· X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轻松升级...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