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产业展露微笑曲线
|
(发布日期:2007-3-26 9:12:37) 来源: |
![]() |
|
伴随着三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会,苏州高新区的汽配产业正在悄然成长。2004年,区域内的内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60多家,而现在已翻了一番,达到130多家。
数量增加的同时,产业链也在完善和升级。如今高新区这一新兴的支柱产业已经展露出一抹迷人的微笑——依托130多家生产型企业,正在拉出两条曲线,一条向创新端延伸,于是引来了著名的研发、设计企业,如重庆汽车研究所、雪樱汽车等;一条向销售端延伸,于是有了一个年销售1.3万辆轿车、占据苏州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新兴汽车市场。
200产品勾勒汽车轮廓
苏州高新区内的13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底盘、制动、转向、汽车电子、汽车内饰和车用空调等系统。200多个产品,就如同一块块拼图,将一辆汽车的轮廓逐渐清晰地勾勒出来。
韩国万都生产的转向系统,美国铁姆肯生产的轴承,德国雷贝斯托生产的离合器摩擦片,日本飞得滤机生产的发动机滤清器,日本住电生产的线束……如今高新区的汽配产品几乎涉及到一辆汽车的每个“部位”,从车头的雨刮器到车尾的倒车雷达、尾气净化装置;从车身表面的汽车专用漆到汽车内饰、气囊;小到一个玻璃导轨、一根密封条、一个散热片,大到一个减震器、一条轴承、一根转向柱……这些产品大多数为世界跨国汽车巨头配套,生产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并占据着国际市场相当的份额——苏州积水中间膜有限公司生产的玻璃中间膜全球产量最大;NGK的蜂窝陶瓷占世界市场40%%的份额;苏州雷贝斯托摩擦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离合器片在国内为上海大众、一汽、东风、重汽、上海通用配套,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13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外资为主,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荷兰和台湾、香港等世界各地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著名的企业有世界第二大汽车轴承生产厂家铁姆肯-恩斯克公司,以生产高性能轮胎享誉全世界的横滨轮胎等。这些企业在苏州的生产基地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像韩国万都,去年产值超过了8亿元。
汽配产业开始“微微笑”
当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高新区形成一定集聚效应时,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成为可能。于是,在政府的精心引导和助推下,“微笑曲线”开始拉升。
去年11月,国家五大汽车权威检测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研究所落户苏州高新区,设立大型汽车零部件检测和研发中心,计划建设6个实验室和1个研发中心。对高新区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喜讯,今后各种检测包括电子、转向、底盘、环境、整车等,在“家门口”就能做了,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全球最大汽车设计公司之一的日本雪樱汽车研发中心去年也在苏州科技城开业,目前已与马自达、三菱等签约整车设计。著名的飞思卡尔研发中心专注于中央控制器在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应用,在苏州已有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同时,高新区与国家有关部委及大学合作,设立了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汽车零部件中心。这些研发机构,为高新区汽配产业增添了“自主创新”的亮色。
创新端的曲线拉升了,销售端同样“咧开嘴”。
2003年启动建设的汽车城如今已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市场挺立在城西。作为专业化的汽车及配件会展、销售和维修服务中心,苏州高新国际汽车城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销售平台。目前已经开业的4S店有15家,入驻的4S店有21家,2006年销售了1.28万辆轿车,占有了市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新的利好消息是苏州车管所将搬迁至苏州汽车城,投资1亿元的工程目前已经开工。工程占地面积约95.6亩,总建筑面积21500平方米,新建的综合办证大厅和档案库能够同时满足上千人次的日常业务办理,可容纳300万机动车、驾驶人档案的存放管理。此外,新建的车辆检测车间面积将达5974平方米,配建6条检测线,设置泊车位500个,日均检测机动车能力可达1000辆次,其硬件设施在全国同级车管所中处于领先水平。
预计在2008年7月1日前全面投入使用。还有一个好消息,汽车城内云集了苏城30多家中低档轿车、卡车销售商的综合市场招商已经结束,将于4月份开业。这个综合市场拥有70多个品牌,占到苏州轿车品牌总数的85%以上。
近百亿产值托起新兴支柱产业
苏州高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占45%%,精密机械(包括汽车零部件)占30%%,生物医药占15%%,精细化工占10%%。高新区强大的电子工业基础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条件。据统计,2006年高新区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产值已达到百亿元。
苏州高新区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发展机遇,在做强做优强势产业的同时,抢抓新机遇、搭建新载体、集聚新产业,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以此来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创新的发展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最近,高新区明确提出了以汽车电子技术、高新技术、低污染、低能耗汽车零部件为主导,兼顾整车生产,吸引世界著名品牌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入驻,同时以汽车产品研发设计、技术中介、培训、连锁、信息服务、汽车展会等为特色,力争在2010年以前建成集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销售、服务、培训、展会、汽车文化、物流于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国际汽车商贸城。规划到2010年,苏州高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总产值实现200亿元,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成为区内新的支柱产业。
为此,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除通过展会推动外,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对重庆汽车研究所设立的实验室每个补贴100万元;给雪樱研发人员提供免费的人才公寓等。还有像设立研发中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享有100万元科技三项基金补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零部件企业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优先供应土地、保证电力等。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