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户名: 密码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机 | 变频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2006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发布日期:2007-3-29 9:48:34) 来源:
 
  2006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运行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造船三大指标创历史新高

  据船舶工业统计快报数据,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

  按我国和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30%,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24%。

  船舶出口指标实现双突破

  全国规模以上913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船舶出口突破1000万吨,达到1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占完工总量的81%。

  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出口金额突破80亿美元,达到8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45个百分点。船舶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增加19个。对德国和新加坡两大市场的出口额实现成倍增长,总计占比达到30%。

  工业增加值率明显提高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增加值率由去年的22%提高到25%。从行业分类看,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44%;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23%;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56%。

  利润总额成倍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同比增加48.57亿元,是去年同期利润总额的2倍。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实现利润53.28亿元,增加30亿元,是去年的2.28倍,占利润总额的55%;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26.33亿元,增加12.2亿元;船舶配套企业15.91亿元,增加6.19亿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深度解析PNOZmult...
· 皮尔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电...
· 皮尔磁:可持续转型:从生产效能到...
· 皮尔磁:以尖端自动化技术推动印度...
· 皮尔磁:奥地利邮政的现代化改造之...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标准解读:新版本ISO 1...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 皮尔磁:当安全门监控和权限管理合...
· 皮尔磁:myPNOZ新模块上市,...
· 皮尔磁:小型安全控制器选型指南...
· 皮尔磁:全球化的可持续生产,践行...
· 皮尔磁:“内核强大”的新一代安全...
· X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轻松升级...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