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报告
|
(发布日期:2007-3-29 9:48:34) 来源: |
![]() |
|
2006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运行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造船三大指标创历史新高
据船舶工业统计快报数据,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
按我国和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三,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30%,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24%。
船舶出口指标实现双突破
全国规模以上913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80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船舶出口突破1000万吨,达到1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占完工总量的81%。
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出口金额突破80亿美元,达到8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45个百分点。船舶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比去年增加19个。对德国和新加坡两大市场的出口额实现成倍增长,总计占比达到30%。
工业增加值率明显提高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同比增长37%。完成工业增加值422亿元,同比增长43%,工业增加值率由去年的22%提高到25%。从行业分类看,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同比增长44%;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23%;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亿元,同比增长56%。
利润总额成倍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同比增加48.57亿元,是去年同期利润总额的2倍。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实现利润53.28亿元,增加30亿元,是去年的2.28倍,占利润总额的55%;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26.33亿元,增加12.2亿元;船舶配套企业15.91亿元,增加6.19亿元。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