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研究报告节能降耗才是硬道理
|
(发布日期:2008-1-8 16:38:31) 来源:顶点财经 |
![]() |
|
国都证券 马琳娜 核心观点 1.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了12.38亿吨,同比增长9.8%。预测2007全年水泥产量将达到14亿吨,同比增长14%。 水泥行业在2006年已经走出了低谷。2006年全年水泥价格平稳回升。在2007年这种态势得到了延续。2007年1-10月份,42.5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累计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344.15元和314.28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和3%。 高速增长的GDP持续拉动水泥需求。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但结构合理。同时快速增长的建筑业也在拉动水泥需求。水泥出口呈现负增长,符合国家降低高能耗产品出口的策略,出口比例不到5%,影响较小。 企业利润接近翻倍。2007年1-9月份150家重点联系水泥企业的总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1.51%;利润总额为增长了95.70%。截止到8月底,全国平均吨水泥利润达到14.37元/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5.35元/吨。 2.近几年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已经以其所具有的节能、经济和规模优势主导了水泥工业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经从2000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53%。我们预计到2007年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将达到55%.。目前全国的窑外分解窑生产线总数已达到778条,总体呈现出东强细弱的特点。但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增速惊人。河南、陕西、内蒙、福建增速超过40%,四川增速达到55%。 3、水泥行业处于景气上升周期。淘汰落后产能与节能降耗-保障行业景气。工业化与城市化是长期需求的推动力。并购重组-强者的游戏。 投资评级:2008年水泥行业前景明朗。行业本身出于景气上升周期,需求方面又受到宏观因素的拉动,大型企业又得到政府的扶持,可以说是上了三保险。在此,我们给予水泥行业“推荐”评级。强烈推荐水泥行业的三大白马股,给予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海螺水泥(72.99,-2.18,-2.90%,股票吧),冀东水泥(23.83,-1.32,-5.25%,股票吧),华新水泥(37.79,-1.45,-3.70%,股票吧)“强烈推荐-A”评级。 投资风险:严厉紧缩政策出台,煤价大幅上涨,非理性竞争。 1水泥行业现状 1.1水泥产量增幅平稳 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水泥产量自2001年起进入了快速发展起。全国水泥产量年增长率从2000年的4.2%,一跃升为2001年的10.7%。从此以后的7年间全国水泥产量的增速很少低于2位数,即使在受紧缩政策影响的2005年,全国水泥产量依然保持了9.7%的增长。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水泥产量已经达到了12.38亿吨,同比增长9.8%。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预测,2007全年水泥产量将达到14亿吨,同比增长14%。 1.2价格稳中有升 水泥行业在2006年已经走出了由2005年紧缩政策所带来的低谷。2006年水泥价格平稳回升。在2007年这种态势得到了延续。2007年1-10月份,42.5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累计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344.15元和314.28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1.4%和3%。 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水泥价格在10月份继续小幅攀升,全国36个大中城市42.5级、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352.69元和325.56元,比上月分别上涨4.41元和4.67元,涨幅分别为1.3%和1.5%;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13.4元和19.73元,涨幅分别为3.9%和6.5%。 整体走强的煤炭价格走势也是保持水泥价格运行在高位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煤炭占水泥成本的40%,一旦煤炭价格上涨,水泥企业定会随之调整价格来转嫁成本。另外,由于四季度是南方地区的销售旺季,再加上冬季对于取暖的需求导致的煤炭价格上涨,因此我们预计水泥价格在年底前将继续维持小幅增长。 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推动水泥行业发展 2007年前10个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88953亿元,同比增幅为26.9%。从2003年起,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就没有低于过24.5%。事实上,2005年下半年开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慢,是受当年实施的紧缩政策的影响,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随之放缓。但自进入2007年以来的强烈反弹说明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彻底摆脱了紧缩政策的影响。因此我们预计2007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在27%的水平。 水泥的需求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上文说明的那样,水泥的用途广泛,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材料。几乎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少不了对于水泥的需求,所以固定资产投资能直接拉动水泥的生产,从而成为预测水泥未来产量的重要指标。 再加上高速增长的GDP对水泥需求的巨大影响,我们可以明确预期2008年的水泥需求将继续受到高位运行的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因素的直接拉动,从而继续处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 1.4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2007年前三季度水泥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6.8%。水泥制造业完成投资额增幅较大,主要是受水泥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 目前水泥投资建设项目绝大部分是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大型新型干法和余热发电等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虽然前三季度水泥投资增长较快,但考虑到近两年出现的负增长,增幅仍属合理范围,不会对明年的供需产生负面影响。 水泥的投资结构开始趋向合理,截止9月份,全国水泥行业投资完成额387.46亿元,同比增长46.80%;其中中部地区完成159.34亿元,同比增长42.90%;西部地区完成139.89亿元,同比增长84.60%;东部地区完成88.23亿元,同比增长15.20%。起步低的中、西部地区的水泥投资增速已高于东部地区。尤其是进入“十一五”后,西部水泥投资增速明显。 1.5建筑业拉动水泥需求 建筑行业对水泥的需求是最直接。因而建筑行业的生产总值增长最能直接反映社会对水泥的需求。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582亿元,同比增长22.7%。 我们预计2007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将保持22%的增速。房地产宏观调控在2008年将初见成效,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将回落于21%。总体来说超过20%的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将持续对水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 1.6出口呈现负增长 今年1-10月份累计出口水泥及熟料2904万吨,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说明水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作用开始显现。对于水泥这种高能耗的产品,国家限制出口的态度十分明确。不过水泥出口占水泥产量的比例本来就很小,绝大多数水泥用于本地消费,所以本次出口退税取消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7 2007年企业利润接近翻倍 2000年是水泥行业扭亏为盈的转折点。在这一年水泥行业摆脱1998和1999连续两年的亏损,利润开始大幅增长,到2004年吨水泥产品利润已经达到14.04元,创近十年来的新高。但2005年的紧缩政策使水泥需求受到抑制,同时,煤炭、电力价格上升,导致2005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69%,吨水泥利润也下降到7.59元。2006年我国水泥价格开始反弹,实现利润总额150亿元,同比增长92.6%。 2007年1-9月份150家重点联系水泥企业的利润总额为716334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95.70%。截止到8月底,全国平均吨水泥利润达到14.37元/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5.35元/吨。我们预计2007年全年水泥利润总额将达到200亿元。同时全年水泥产量和销售收入都将刷新历史新高。 2节能降耗-生存还是死亡 资源,能源和环境是制约水泥工业不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我国是人均自然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在能源方面,尽管我国是煤炭大国,但世界7大煤炭国中其余6国的储采比都在210年以上,只有中国的储采比不到百年,而水泥消耗的煤炭就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15%左右;在石灰石资源方面,目前我国已探明的,可供开采利用的石灰石约为250亿t,现在每天生产水泥要消耗大约8亿t,可供年限最多30—40年。水泥工业是仅次于电力、冶金行业的耗能大户,占全国耗能的9%,占工业耗能的13%,万元产值能耗近5t标煤。国家煤炭的消耗时限不足百年。水泥工业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水泥工业必须相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的综合利用,这是保证我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死攸关的措施。 2.1新型干法水泥-必经之路 凡是以悬浮预热和分解技术为核心,并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泥杆法生产全过程,并使水泥生产具有高效,优质,节能,环保的大型,自动化的现代水泥生产方法,称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法。 近几年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已经以其所具有的节能、经济和规模优势主导了水泥工业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经从2000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2007年上半年的53%。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已经形成了由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自发的良好势头,对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我们预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