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08年策略:战略投资航天航空
|
(发布日期:2008-1-8 16:42:42) 来源:中财网 |
![]() |
|
投资要点: 军工行业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重点投入行业,聚集了一个国家最尖端的人才和技术,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一旦转为民用,则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航空航天工程牵扯面广、产业链长、附加值高。 "十一五"规划发展航天航空..政策导向催化军工整合--《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国际军工巨头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加速发展。 航空--军转民的第一步,能否打造中国的波音? 航天--值得期待 一、军工--值得关注 军工行业作为一个国家长期的重点投入行业,聚集了一个国家最尖端的人才和技术,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一旦转为民用,则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在利用军工科研投入带动经济增长方面,美国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美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关键的技术系统,几乎都是在军事需求带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核工业是在当年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下启动的。 航天技术是在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是在当年需要计算导弹轨迹而发展起来的。 今天的因特网也是源于美国国防部原来为了抵御核进攻建立的Arpanet网。 今天的"GPS",正是美国部署"星球大战"计划而开发的全球定位系统,当然中国也不乏国防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实例。当年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为后来秦山、大亚湾两座核电站的并网发电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航天航空--军事的命脉 航空航天工程牵扯面广、产业链长、附加值高。 二战结束后军用飞机的单价直线上升,二战中生产一辆虎式坦克的工时相当于生产两架Me109战斗机,今天像M1A2SEP这样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主战坦克价格尚在1000万美元以下,采购量屡次削减的F-22若摊上研发费用单价将超过2亿美元,而研制伊始就立足于降低采购成本的第四代战斗机F-35,其单价乐观估计仍会高达4500万-6000万美元。克虏伯和法本德国两大军事工业垄断企业,在纽伦堡审判中被认定对战争负有责任,并在战后被盟军当局强行重组。克虏伯是老牌钢铁、造船和枪炮企业,法本则是当时德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学工业康采恩。而到了今天,航空航天企业牢牢掌控着军事工业的命脉,这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美国军事工业。 三、中国的航天航空产业规划 1.国防科工委的"十一五"规划 具体的奋斗目标是:提高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供给能力。科研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研制周期明显缩短,效费比明显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防专利数量大幅增长;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力。军民结合产品占民品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30点以上;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四个机制",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研院所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适应武器装备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队伍。人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健全。 3.政策导向催化军工整合--《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 近日,国防科工委制定出台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和《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上市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办法,政府鼓励境内资本(指内资资本)以及有条件的允许外资参与军工企业改制。尤其是允许国有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可以对国有控股的军工企业实施整体或部分收购、重组,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带来深刻的影响。 (1)军工企业分类改制,国有控股企业可在境内资本市场融资 根据《暂行办法》,军工企业按照国有独资(或国有全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含国有股全部退出)等四种类型实施改制。其中,国有独资的军工企业,应改制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国有企业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鼓励两个及两个以上军工集团公司(或其他国有企业)对其共同持股;国有绝对控股的军工企业,鼓励境内资本参与其改制,可以在境内资本市场融资;国有相对控股的军工企业,鼓励境内资本以及有条件的允许外资参与其改制,可以在境内资本市场融资,经批准可以到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国有参股的军工企业,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引入境内外资本参与其改制。 《暂行办法》规定,军工企业中的通用设备设施、非主业资产等,剥离出来后允许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制。并且,鼓励军工企业之间或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结合专业化重组进行改制。 (2)国有控股境内上市公司可收购重组军企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经国防科工委批准,国有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可以对国有控股的军工企业实施整体或部分收购、重组。但是,上述收购、重组行为必须受到国防科工委的监管。同时,军工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上市,及以其他方式进入上市公司的,还须编制军工企业上市框架方案。 《暂行办法》规定,军工企业上市框架方案具体包括:公司上市的必要性和作用;上市的主要原则和目标;上市的基本情况;涉及的军品任务、军品科研生产能力、军工设备设施、技术和人员等情况;上市过程及上市后需要对外披露信息、豁免披露信息的事项;上市后的各项保军措施等。 同时,改制后企业承制军品的道路已经"铺平",只须在公司章程中设定特别条款。具体包括,接受国家军品订货,并保证国家军品科研生产任务按规定的进度、质量和数量等要求顺利完成等。 上市公司还须在章程中设定,"如发生重大收购行为,收购方独立或与其他一致行动人合并持有上市公司5%(含)以上股份时,收购方应向国防科工委申报。未予申报的,其超出5%以上的股份,在军品合同执行期内没有表决权。" 四、国际军工巨头的发展经验 1.洛克希德?马丁(LMT) 洛克希德?马丁(LMT)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武器制造商,一直以军品闻名于世,但90年代后期以来,为了化解军品比重过大的风险,公司通过大量的并购,使民品份额逐步从2000年的15%成长到32%以上,民品为整个公司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摇钱术:分层递进选股法 进入21世纪后LMT结合自身优势,把IT领域作为其民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2002年LMT并购了OAO,开始进入IT技术服务领域。 2003年并购ACS,在于继续扩大公司在IT领域实力。同时收购orincon主要是看重其在防务与IT方面的技术能力,以增强C4ISR的业务能力与发展机会。 2004年公司剥离New skies、comsat general等卫星服务公司,主要在于这些企业已不符合公司战略与财务要求。 2005年3月购并Sytex,主要是看中其IT解决方案,扩大民品范围,增强系统集成能力。为了进入全球第二大的军事市场,同年公司并购了两家英国公司STASYS及INSYS,这两家公司在网络通信方面有着不错的技术。 2006年并购Coherent公司主要是看中其在激光制导方面的技术实力。为了取得在RFID领域内的技术与专利。收购了SaviTechnology公司。 2.波音(BA) 作为LMT竞争对手,波音(BA)和LMT殊途同归。BA一直以民用飞机的生产为主,军品仅占15%左右。由于民用航空市场的波动较大,波音一直希望扩大其在军用市场的份额。冷战结束后,军品市场的衰退,给波音利用其在民用市场的优势来收购军用业务创造了良机。 1996年,波音通过增发8.6亿元美元的普通股,合并Rockwell的航空与防务部门,收购弥补了公司在军品上的薄弱,使得BA向又迈进一步,而Rockwell则期望专注于自动化、半导体等业务。 1997年,BA以每股麦道获得0.65股波音股票,换股的方式收购美国军用航空巨头麦道。麦道公司业务中军品占比在85%以上,而波音民品占比在85%。并购是波音在扩大军品的重要一步。 1998年,由于民用航空业逐渐衰退和空客的崛起,BA专注于消化麦道和扩大军品业务,使得公司在行业的波动中维持了稳健的成长。 2006年,由于民用市场的复苏和新兴的业务的需要,公司通过并购,重新加快了在民用市场的扩张步伐。波音以17亿美元,溢价27%,收购航空零部件及服务供应商Aviall,使公司扩大了在蕴含著巨大商机的航空服务市场的份额。 3.国际军工巨头LMT和波音目前如此强大主要经验: 每当行业出现爆发性增长时期,都能努力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 军民结合。由于军品的周期性较强,因此在获得军品超额利润的同时,通过做大民品,一方面可以成分利用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规避单一市场风险并可充分分享两个市场的成长; 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加速发展。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加强自身比较薄弱的领域时,军工巨头一般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从而迅速达成战略目标。 五、航空--军转民的第一步,能否打造中国的波音? 1.中国航空军工集团简介 中国航空工业包括两大主力军,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他们承担了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武器火控系统的研制生产与销售。目前,一航所属企业主要研制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二航所属企业主要研制攻击机、直升机和运输机。 (1)一航:中国一航在借助资本市场促进自身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各大军工集团的前列。从近期一航的规划来看,它正在谋求从单纯的实业经营向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并举转变。根据一航集团公布的目标,到2010年末期,计划实现总收入1500亿元,争取进入世界500强;基本形成10大业务板块,即防务、民机、动力、航电、机电、金融、重机、汽车、地产酒店、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