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供求首页 所有供求 供应 维修 代理 合作 二手 求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供求首页 >> 详细信息

【供应】 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
公司名称: 深圳市特力康电子有限公司
产品规格: 标准
产品数量: 1000
价格说明: 1
有 效 期: 长期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深圳市特力康电子有限公司 陶梅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吉华路上雪科技工业城北区8号A栋7楼南
邮  编: 518129
传  真: 0755-29500259
移动电话: 13570865343
电  话: 0755-61218958
E-MAIL: 1501664485@qq.com
公司主页: http://www.tlkdz.com 在线服务

详细内容:
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
    一、概述
    导线风偏(舞动、弧垂)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造成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严重后果。由于近些年来我国输电线路发生的导线风偏、舞动、弧垂闪络跳闸事故较多,导致了线路跳闸停运,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并且风偏的发生常伴有大风和雷雨现象,给故障的判断及查找带来一定的困难。
    输电线路导线风偏(舞动、弧垂)在线监测系统,由气象采集单元、风偏采集单元、子站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气象采集单元和子站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风偏采集单元安装在导线上。气象采集单元和风偏采集单元子把采集的气象参数、风偏角、倾斜角,传输到子站,然后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向数据处理系统发送,数据处理系统完成对监测数据的转换和处理。输电线路导线风偏(舞动、弧垂)在线监测系统的使用,便于运行部门在紧急状况下制定应对措施,同时也为线路设计时考虑气候条件、设定预防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二、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1、具有对导线风偏(舞动、弧垂)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2、利用运营商已有的3G/GPRS/CDMA网络构建远程数据传输通道,实现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测远端现场的数据。
    3、前置机子系统模块可以有效的连接现场系统,获得数据并实现数据存储/转发到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4、系统采用了多层屏蔽技术,线路上部署的系统采用统一的金属外壳封装,外壳内测量传感器也具有金属屏蔽外壳,具有屏蔽、防水、防尘、连接可靠。极强的抗干扰、抗雷击、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5、数据采集前端为扩展工业级产品,适用于各种恶劣的气候环境。
    6、线路上部署的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在保障采集频率的前提条件下,动态调整设备功耗甚至采用休眠技术以达到节电要求。
    三、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
    名称 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 DC12V
    功率 6W(瞬间最大:30W)
    通信方式 3G/GPRS/EDGE/CDMA1X
    测量范围 ±90°
    测量轴 X-Y
    灵敏度误差 ±0.5%
    分辨率 0.01°
    精度 0.02°
    相对湿度测量范围 0~100%RH,准确度:≤±3%RH;
    工作温度范围 -40℃~+85℃;
    防护等级 IP66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