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供求首页 所有供求 供应 维修 代理 合作 二手 求购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供求首页 >> 详细信息

【供应】 Modbus TCP转Modbus RTU的实现
公司名称: 上海卓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规格:
产品数量:
价格说明:
有 效 期: 长期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上海卓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李先生
办公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80号光大会展D座12层
邮  编: 200233
传  真: 021-64325200
移动电话: 没填
电  话: 021-64325189
E-MAIL: wzzlin@nankai.edu.cn
公司主页: http://www.zlmcu.com

详细内容:
使用ZLSN2040、NETCOM2040实现Modbus TCP到Modbus RTU的转化
    1.Modbus TCP与Modbus RTU
   
      Modbus是工业设备之间通信的标准协议。在仪器、仪表上用得更为普遍。不同的设备在遵守Modbus标准之后可以互相通信的目的。Modbus最初是使用串行链路的,例如RS232、RS485/422,随着网络的发展,后来又推出了Modbus TCP标准。串行链路的Modbus分为ASCII和RTU,其中RTU的传输效率高,用得比较多。所以这里基本上以Modbus RTU为例来介绍。
   
    2.Modbus TCP转Modbus RTU
   
      随着Modbus TCP和Mobus RTU两协议的普及,设备越来越多,要实现Modbus TCP访问Modbus RTU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Modbus TCP具有自身的优势,因为其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internet等设施,而大批量的Modbus RTU设备已经存在。用一个统一的Modbus TCP客户端软件去访问所有的Modbus设备,统一、集中式管理将大大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Modbus RTU的帧中包含有:地址帧、功能码、数据、CRC校验。而Modbus TCP数据包包含有:MBAP报文头、功能码、数据。必须实现这两种格式的转化。
   
    3.Modbus TCP转Modbus RTU解决方案
     NETCOM2040和ZLSN2040可以实现Modbus TCP转Modbus RTU,两者功能类似,不过一个是成品一个是内嵌到用户电路板的小型内嵌核心模块,内嵌模块可以减少用户产品体积也有效降低成本。使用2040产品时:
   
      硬件连接上:
   
    将2040的串口和Modbus RTU设备连接,网口连接入网络。此后Modbus TCP软件即可通过访问2040的IP地址(一般端口为502)来访问Modbus RTU设备。
   
      在软件上:
   
    1.首先确认该设备是支持Modbus TCP的2040产品。使用ZLVircom软件,搜索并找到该设备后,进行设备编辑。确认“该设备支持功能”中的Modbus TCP转RTU左边的勾已经选上,表示该设备支持Modbus TCP转RTU。
    2.转化协议一项应该选择为Modbus TCP,工作模式为TCP服务端,端口为502。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