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据湖北广播网消息(湖北台记者谢昆仑、天门台记者肖又平)天门市抓住武汉城市圈建设契机,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
近年来,天门市通过突出市校、企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省农科院等1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市属企业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联姻,形成了技术入股、直接投资、在校建立专门实验室、委托攻关、技术转让、与企业合办科研机构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方式。目前,全市15家企业分别在北京、广东、武汉等大城市和50多所大专院校建有实验室。纺织、医化、机械等行业基本淘汰了原来落后的生产设备,90%为国内先进生产线。重点机械制造企业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天门纺机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油菜籽饼粕深加工产业和菊芋深加工技术产业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7家公司的项目分别成为湖北省科技支持项目。
沙隆达天门农化公司是国内惟一生产百草枯的农药企业,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环保问题,他们与清华大学紫光研究所联合攻关,将百草枯的生产工艺由原来的金属钠法改为氢化钠法,使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过此项工艺创新,使企业每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