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 创新能力增强 |
(发布日期:2007-4-2) 来源:
经济日报
|
![]() |
|
|
重庆直辖之初的1998年,全市工业亏损23亿元,亏损面高达70%,只有1000亿元多一点的销售值。2006年,全市工业销售总值达到4200亿元,翻了两番,利润达到155亿元,工业效益总体良好。直辖10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直辖市成立、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开发三大历史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了重庆经济的整体腾飞。
重庆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吴冰介绍,直辖前,重庆工业产业结构以汽车、摩托车产业为主,结构单一,发展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为改变这一状况,重庆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几年来,重庆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长期形成的汽车摩托车“一业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汽摩产业占比由最高时期的32%调整到2006年的27%,装备制造业由1996年最低时的9.7%提高到2006年的15.4%。在产业布局上,全市基本形成了“1430"的生产力布局,即以北部新区1个龙头带动,建设高新区、经开区、长寿化工园、西永微电子园4个重点园区和30个以上的特色工业园区。
力帆、宗申、美心集团等一大批民营企业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改造重组,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共有大中型企业集团453户,资产总额占全市工业的75%。全市整合组建了具有投融资功能的机电、化医、轻纺三大控股集团公司。2006年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3218户,比上年增加264户,是10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销售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53户,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已占全市工业44.43%,非公经济完成投资343.4亿元,增长30.9%。
招商引资也为优化结构做出了贡献。
海尔、徐工等在重庆办企业,宝马、沃尔沃等国际品牌企业也与重庆合作组建合资公司,进一步提升了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通过这些优化调整,“重庆制造”的竞争力逐步增强:摩托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长期保持全国第一,汽车居全国第四位,铝材、内燃机、仪器仪表、轴承、变压器、滚齿机床等产品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到2006年,重庆市有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中国名牌产品26个,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17个,国家免检产品34个。
在今天的重庆,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本,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用于核电站核岛部分的过程控制系统仪表,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成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第一家进入核电领域的国产产品。该集团85%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的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五"期间,重庆市大中型企业科技费用支出达44.4亿元,年均增长31.2%。长安、建设、嘉陵等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长安CM8、长安奔奔、3000吨级不锈钢化学品船、超声聚集刀、镁合金新材料、兆瓦级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脱颖而出。他们通过加快通用关键设备数控化改造步伐,累计完成数控化设备改造1936台,为企业节约设备购置费5亿元。
重庆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财政资金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比率达1:66,财政补助与新产品的财税贡献比达1:10.8。
国有大型火力发电企业重庆发电厂斥资全套引进国外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同时,通过不断提高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品质,保证了干灰和脱硫石膏100%的综合利用,获得“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称号,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单位。这只是重庆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重庆工业万元GDP能耗已由1.77吨标准煤下降到1.45吨标准煤,下降18.1%,年均下降3.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4.08吨标准煤下降到3.2吨标准煤,下降21.6%,年均下降4.7%;“十五”期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950万吨标准煤。
从2002年开始,重庆市对主城区的污染和安全隐患严重的企业实施搬迁改造,第一批计划搬迁的29户企业已经搬迁23户。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城区的污染,而且企业利用级差地租的土地出让收入在搬迁的同时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实现了搬大搬强。直辖以来,重庆市完成了主城区489台10蒸吨以上锅炉煤改气工程,累计新增民用天然气用户110万户,每年减少用煤13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7.6万吨、烟尘3.5万吨。他们还实施了嘉陵化工厂等36个工业水污染治理项目,年减排废水7760万吨,大幅度削减了石油类、苯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对确保库区水环境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