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彩电国产化经验发展平板产业 |
(发布日期:2007-6-22) 来源:
|
![]() |
|
|
平板显示产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一个跳板。目前,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面临严峻的跨国竞争与赢利考验。如何突破瓶颈,加快发展平板显示产业?不久前,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专题调研和考察,就如何借鉴我国CRT产业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平板电视产业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平板显示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平板产业面临的挑战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和资本双密集形成高门槛;FPD产业的竞争,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链的竞争,我国FPD产业链配套严重不足;产业链配套不足,供应链薄弱,原材料进口依赖性强。
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需要长期的培育。相对于CRT来说,LCD、PDP、OLED都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产品价位相对较高,更多以商用为主,平板电视市场正处孕育期,根据我们的工业基础,难以出现市场高速增长的局面;同时在产品技术及市场多为跨国公司所占据的形势下,国产品牌要争夺高端市场,必须加大研发和促销力度,这也导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加速构成新的产业链
现在的平板彩电时代,日本、韩国的彩电企业其实是围绕着平板显示屏幕形成了自己的垂直一体化工业系统,也就是系统产业群的出现,这些企业本身就是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中国彩电企业仅仅是一个产业环节,这也是中国彩电企业在这种竞争中不占优势的关键点。
TFT-LCD市场的竞争除了价格波动因素之外,关键还在于成本,而在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弹性最大的就是原材料成本,约占60%-70%。TFT-LCD的用途、代别、质量、采购源等的不同,都影响着原材料占总体成本的比例。随着TFT-LCD面板向大尺寸发展,材料所占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将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利至关重要的一环。
那么,我们应该借鉴CRT彩电国产化的哪些成功经验?
1.集中力量,全国一盘棋,统一布局。
2.摸清现状,制定政策。即调查清楚全国到底引进了多少生产线,是引进哪个国家,哪个公司的?生产能力是多少?技术指标如何?制定一系列彩电国产化的相关政策。制定技术政策:彩电国产化整机器件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关元器件认定和国产化彩电整机质量管理及评比政策;制定控制彩电配套元器件进出口政策。
3.以产业链思路形成企业就近配套。建立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彩电生产基地,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开展彩电国产化配套工作,开展行业性互动,加速国产化进程。
4.加强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做到立足国内,洋为中用;整机国产化的重点是实现自行设计,成立设计联合体,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对于器件,要从后部工序封装逐步进入到前部技术的掌握,对关键品种和技术难度较大的元器件,要有计划的组织攻关。要求元器件生产企业要按照质量、价格、数量、配套和服务五要素积极做好工作。
5.从整机到基础,进行综合的一条龙规划安排。按价值计算单机和整机国产化程度达到的百分比。彩电技术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抓好四、五片机的生产和国产化工作;第二,配套用IC,重点是二片电路机型整机所用二片电路,立足自我开发,限制进口;第三,研发数字电视。通过技贸结合、工贸结合,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掌握关键技术,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为今后的发展作好技术储备。按整机、元器件、原材料、仪器仪表工艺设备,统一部署,全面、综合地抓好彩电国产化。
举全国之力发展平板产业
国家应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建议国家出台“关于鼓励显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上升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高度,利用投融资、财政、税收、人才等政策从扶持FPD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集中资源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活动和产业化发展,鼓励海外液晶材料和设备上游产品企业到内地投资并在政策等方面加以倾斜和扶植。
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制定并实施我国的标准战略。突破核心专利技术瓶颈,建立研发、生产、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参与的战略联盟,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不同层次的新显示、材料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利用中国的市场资源和其他优势,与海外骨干FPD公司建立合作、合资的技术中心,加强彩电企业的联合合作,建立研发、生产、应用等上下游企业参与的战略联盟。
增加发展基金支持力度,国家财政通过每年拨专款支持开展影响大的重大核心技术专项研发,组织全国企业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政府和主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专利工作,建立数字电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支持。
组织实施专项工程,完善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集中国家意志,组织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工程,成立国家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整合现有资源,重新围绕6家显示产业园进行布局调整,以大型骨干企业TFT-LCD生产线为核心,以完整的产业链为配套,以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美日欧韩的显示屏、玻璃基板、彩膜基板、背光模组、液晶材料和设备上游产品生产企业进入显示科技园,为内地整机就近配套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我国形成平板显示的产业集群。通过专业性、特色化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资金以国有开发银行债变股的形式投入,吸收社会资金方法解决。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