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最新展会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信息
信息技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发布日期:2006-11-1) 来源: 《中国工业报》
 

信息技术是现代世界经济中最新颖、最独特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代,一种新的技术浪潮一旦出现,就如此急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如此大幅度地提高了全球的生产力,如此广泛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但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时代,代表新时代的技术革命在蓬勃发展时期,总是无可避免地导致与其他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
  一、世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时代的来临引发了新的信息革命。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微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芯片的运算能力和性能价格比呈几何级数增长,功能日益强大。软件技术迅猛发展,成倍地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功能。宽带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等也取得突破性进展。IP技术及其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信息流量的增长每9个月就翻一番。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促使数字化电子信息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电信网也开始向新一代综合信息网演进。
  信息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思想观念,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融合度最高、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社会物质生产、文化进步的基本要素和必备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纵观而言,当前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据德国有关部门统计,1997~2000年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总量增长了50%,达到20120亿欧元。与此同时,欧洲区域内的这一总额增至5760亿欧元,占全球29%。如果按照每年平均15%的增长速度推算,信息产业未来将逐步超越第一、第二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2.国际化与多极化。随着各国在信息技术领域里的竞争不断深化,使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格局由美、日、欧发达国家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步演变为美国、欧洲、日本、亚洲等国互为竞争对手的多极化发展格局。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将逐步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占有一席之地。比较突出的是印度、韩国、新加坡及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区域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企业集团和信息机构都在不断完善其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将信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输入、输出,信息产业走上了立体多维的国际大舞台。
  3.数字化与网络化。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瞠目的发展,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综合业务数字通讯网络将成为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总趋势,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技术的内涵。自1993年美国宣布实施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以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已成功地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牵引力作用将越来越大。
  4.关联性与带动性。信息产业具有关联性、感应性和带动性极强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带动了微电子、软件、计算机、通信、网络、激光、超导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加速着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并促进光学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的兴起。
 5.政府主导性。在高度信息经济时代,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能否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努力为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同时,要克服信息服务领域“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市场的失灵”,就必须借助于政府部门的权威性管理行为,这就决定了政府部门在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二、世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从信息产业的体制、技术和市场层面上,可以将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潮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从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府作用并不等于一味管制,只有借助于市场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过去一些年来,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政策和法规方面均有较大的调整,取消了许多传统经济时代的管制措施,改革了旧的管理体制。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电信业的发展风起云涌,千变万化,电信改革的大潮冲击着世界各国传统的电信产业,世界电信产业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2.数字化与标准化。计算机的出现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开始。数字化实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在信息领域的全面应用,在信息产业发展上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明与广泛运用,当代信息技术得以在二进制数字化基础上统一了文字、声音、图像、图表和动画等传统的异质信息,采用统一的数码传输、交换和分配方式,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和服务市场的业务分割,从而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各种传媒的信息表达均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使计算机、通信和影视等传媒在二进制上聚合。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和网络化又相互促动,并在此带动下,各种新型媒体相继问世,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快捷与便利,也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中,标准化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如果没有协调、可靠的标准,很难想像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不同操作系统、不同语言及不同标准的计算机网络能在一起互联、互通。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推广普及信息技术的前提,是信息技术产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法规。信息技术标准涵盖信息技术开发与创新、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它是各个方面利益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平衡的结果。信息产业需求是制定标准的基础,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只有以标准的形式加以肯定和推广,才能更有利于转化。从实质和核心来看,信息技术标准,就是信息技术体系中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垄断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排它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尤其在市场准入方面,它会排斥不符合此标准的产品,从而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
  从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化现状来看,许多国际组织非常关注和重视这项工作。国际级标准化组织约有50余个,其中有关信息技术产品和有关服务的标准的标准化组织或机构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其中全面从事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尽早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由分散走向联合,以避免工作上的交叉和竞争。1987年ISO和IEC成立了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目前该技术委员会已发布信息技术标准1200项,占ISO50年来发布标准总数的12.5%。国外跨国公司一般都是技术或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他们按“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跨国经营”的模式发展,在创新、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提出标准,完善标准,并从标准的锁定中获取了高额利润。这一点我们已从英特尔、微软的发展中得到证实。
3.国际化与渗透性。信息产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信息产业国际化潮流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由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增强,市场国际化以及世界贸易中保护主义倾向存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大企业为打破贸易壁垒、开辟新市场和综合利用资源优势,开始全面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第二,由于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市场已经饱和、经济增长缓慢、消费需求多样化、新产品开发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实行跨行业经营,以及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用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战略等,迫使发达国家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重大调整。
  国际化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1)技术开发的国际化。信息产业领域的众多企业通过许可证贸易、技术合作等途径将企业已发展成熟的技术输出到国外企业中,或通过企业集团内部技术流动方式将国内母公司的技术输出到在国外设立的子公司(合资或独资)中。许多有一定研究开发实力的企业还开始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据点,如微软在世界各地建立的研究院。(2)生产销售的国际化。各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和生产据点,以当地市场为目标市场进行销售。(3)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各国在信息产业领域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本国的人才资源又无法满足信息产业急剧增长的需要,所以,各企业都将眼光放在国际人才市场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和国际化。
  渗透性也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潮流,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之间、信息服务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也在互相融合。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之间的重组和合并来实现业务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尤其表现在全球电信业界并购合作之风盛行。美国1996年新电信法的出台,更加剧了这种趋势。
  4.高倍增与高带动性。信息技术的高倍增化主要取决于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低消耗与高产出、高附加值等特点。在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及利用中,大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会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生产中的物质与能源消耗。虽然在信息产品生产和服务中又增加了信息资源的投入,但由于信息资源是一种非消耗性资源,可多次重复使用,因而其边际成本是比较低的。同时,信息劳动是智力劳动,而智力劳动是一种高效率、高效益的劳动,有些信息劳动能在一段时间内创造出超过其本身价值多倍的价值。国际电联统计,一个国家对通信建设的投资每增加1%,其人均国民收入可提高3%。信息技术对信息产业及其他产业都有很强的带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相关信息
· 京东五金城设立乐清电气地标馆...
· 施耐德电气新型电力系统创新中心正式启用,与苏州高新区共绘绿色发展...
· 德力西电气×新华出版社:重磅发布《迈向净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 安全、效率与可持续性三重跃升?施耐德电气全新电力数字孪生平台破局...
· 3月3日CSIE上海自动化开展!你一定要来哦(哪吒邀请版)...
· 展现“新”动力,Aginode安捷诺发布新一代LANmark U...
尚易企业邮箱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电...
· 皮尔磁:可持续转型:从生产效能到...
· 皮尔磁:以尖端自动化技术推动印度...
· 皮尔磁:奥地利邮政的现代化改造之...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 皮尔磁亮相2025汉诺威工博会:...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 皮尔磁:当安全门监控和权限管理合...
· 皮尔磁:myPNOZ新模块上市,...
· 皮尔磁:小型安全控制器选型指南...
· 皮尔磁:全球化的可持续生产,践行...
· 皮尔磁:“内核强大”的新一代安全...
· X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轻松升级...
· 皮尔磁:安全门防护领域的创新产品...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