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12.99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1.78亿吨,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保障问题、煤矿安全问题、矿区生态保护问题以及燃煤造成的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煤炭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煤炭工业,减少煤炭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要搞好新井建设和现有矿井技术改造,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实现煤矿生产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实现有序健康发展;要加快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和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发展,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产能亿吨级的企业,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2.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将矿区土地资源和与煤共伴生资源统筹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利用:一是提高煤矿瓦斯、煤层顶底板高岭土、铝钒土等的综合开发利用率。我国煤层气资源量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实现矿产资源的梯级利用,延伸资源生命周期,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如将煤矸石用于发电,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用于制造水泥和其他建材产品,将矿井水和洗煤厂废水净化后供城市或工业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三是充分发挥矿区土地资源优势,将采煤沉陷土地治理或复垦后,参与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矿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发展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是指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目标:一是减少环境污染;二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消费,降低CO
2
排放量;三是通过转化,改善终端能源结构,保证终端能源的可靠供应。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