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能:节能降耗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
(发布日期:2007-1-5) 来源:
中国工业报
|
![]() |
|
|
随着“十一五”规划能耗和环境指标的提出,节能降耗已然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心和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200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一年,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我国轻工业在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平均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一度高出40%。对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表示,将继续推进轻工企业的节能降耗,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繁华背后的隐忧
去年1~10月,全国轻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452.78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4.06%。全行业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45601.33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3.93%。实现利税3508.16亿元,利润额为2104.13亿元,累计产销率为97.77%。轻工产品进出口总值达2338.26亿美元,累计出口达187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3%;累计进口467.32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
“轻工业的出口应该建立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我们现在的出口很多都是低效益,甚至是卖原材料或是初级产品,这是不理想的。”提起目前轻工业出口的构成,陈士能一脸严肃,行业繁华的背后潜藏的隐忧,难以回避。
产品成本依旧在提高,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轻工产品的原材料能源消耗占成本的60%~80%。
我国轻工企业的能源利用率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陶器行业的能源利用率仅仅是28%~30%,而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热能行业的单位耗能是0.57吨标准煤,国际上是0.15~0.2吨标准煤;食品行业原料的平均利用率仅仅是65%,而国外已经达到80%。
陈士能认为,装备水平比较低、管理和技术水平不高,是轻工行业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另外,政策扶持以及市场监控力度薄弱,也是节能降耗推进艰难的重要原因。
节能思路需创新
陈士能表示,节能降耗是轻工业发展的重心,应该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来实现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
要加大原材料的利用率。比如造纸行业,要改变以生产中低档纸为主的现状,逐步实现以木纤维为主,并扩大废纸的利用率。
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不断提高能源使用上的科技含量。比如陶瓷行业的低温快烧技术,就大大缩短了烧制周期,曾占到生产成本30%~40%的燃料费用,也大幅度降低;超薄陶瓷生产设备,能将陶瓷减薄至一半以上,同时减少了20%~30%的粉尘、废气排放。
要促进产业布局调整,污染集中治理与环境协调发展。
陈士能强调,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应减少资源消耗大、能耗大的一般性轻工产品的出口。企业应积极到境外发展,以减少贸易摩擦和壁垒,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他认为,造纸、家用电器、陶瓷、日用玻璃等,要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使企业结构和规模结构合理化,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赢利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
围绕节能降耗,陈士能提出轻工业联合会2007年的工作目标是:一要逐步建立起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二要加强轻工业节能降耗、节水减排、资源利用体系的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三要组织有关行业,开展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标准的修改和制订工作。“这方面有许多需要突破原来旧的做法。”陈士能说。
“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节能降耗工作。”陈士能认为,资源合理用的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不多,许多政策仍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上,有待细化和落实。”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