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讯:
1、2006年传感器产量突破24亿,产值达到40亿美元
2006年底,中国大陆传感器制造商数目约达到2018家。车用传感器的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2%。
入选理由:普通的一辆汽车一般用到一百多个传感器,而一辆高级汽车能用到三到四百个传感器。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传感器也达到空前规模的发展。
2、诺基亚将正式进军汽车导航市场
诺基亚于2006年10月30日宣布,将正式进军汽车导航市?E祷切技用说己绞谐『螅痪镁鸵鹆苏鍪谐「窬值募ち艺鸬矗驮谙⒎⒉贾螅檬谐×焱费騎ele Atals公司的股票就下滑了2.2%。
入选理由:为了进军汽车导航市场,此前,诺基亚刚刚收购了导航软件公司Gate 5,此次再次联手Route 66,足以表现出国际电子巨头进军车载导航市场的决心。
3、摩托罗拉10亿美元出售汽车电子产品部门
北京时间2006年4月4日,摩托罗拉宣布,将把汽车电子产品部门以10亿美元现金价格转让给德国公司Continental。出售这一部门后,摩托罗拉将几乎不存在通讯技术之外的其他业务。
入选理由:摩托罗拉巨资出售汽车电子产品部门,反映了国际电子巨头间产业整合的加剧。
4、三星电子宣布进军车载导航系统市场
2006年12月底,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三星电子公司在首尔总部宣布正式进军汽车导航系统市?N蠢词只滴癫棵沤咽屏Ψ段Ю┏涞匠翟氐己绞谐。anycall品牌推出全新的汽车导航装置。新产品将于2007年第一季度推出市??
入选理由:三星电子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全球瞩目,其一举一动已足以影响全球市??
5、伟士通全球汽车电子产品部正式落户上海
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美国伟世通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VC)2006年2月25日宣布,伟世通全球电子产品部正式落户设在上海的伟世通中国技术中心。
入选理由: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年,伟士通在北美的业务发展缓慢,此举将重心向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转移,凸现了国际巨头们分食中国市场蛋糕的急迫欲望。
6、飞利浦出售APM业务,PLDS继续专注汽车电子市场
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在2006年12月28日宣布,把它的汽车音响模块(APM)制造业务出售给台湾地区建兴科技公司。APM业务主要面向汽车娱乐系统提供商开发和制造CD和DVD音响模块。此次出售包括APM的研发、市场行销以及管理经营业务。飞利浦表示,出售APM业务标志着该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向医疗保健和时尚生活、注重品牌的公司形象的转变。
入选理由:台湾的建兴科技公司吃下了占全球市场份额13%的飞利浦公司APM业务,实力不容小觑。
7、长虹宣布进军汽车电子领域 欲做领航者
2006年12月9日,长虹对外公布了酝酿已久的长虹GPS“领航者”品牌,并宣布正式进入车载电子产品领域,计划在短期内成为车载GPS的市场领导品牌。
入选理由:继创维、康佳、TCL等企业进军汽车电子行业后,长虹此举标志着所有著名家电企业,均已涉足汽车电子产业。
8、飞思卡尔32位双核汽车微控制器 降低汽车车身电子系统的成本
MPC5510系列具有更高的集成度,能够有效降低汽车车身电子系统的成本。飞思卡尔副总裁兼微控制器部门总经理Mike McCourt表示:“MPC5510系列最好地满足了当前车身电子应用的两个要求:优异的性能、卓越的能源效率。MPC5510系列可为网关和车身电子功能(如座椅和后视镜控制、轮胎压力监控、遥控车门开关)提供更高的集成度,有助于减少车厢内的模块的数量。
入选理由:飞思卡尔是汽车半导体的头号供应商,拥有30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这款新型微控制器的推出使得汽车车身电子系统的成本最低减少25%。
9、全球知名汽车半导体公司合力开发汽车电子
分别排名全球第一和第二的汽车半导体芯片巨头飞思卡尔和意法半导体(ST),于2006年7月16日在北京联合宣布,共同组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CPU开发部门,且共享知识产权,以拼抢全球和中国汽车半导体市??
入选理由:世界两大汽车半导体巨头合作开发汽车电子,将加速汽车电子产业更快的发展,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10、中德加强汽车电子等领域合作开发
中国国家发改委与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2006年5月22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德高技术对话论坛期间,中德参会代表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双方议定要进一步加强电子通信、汽车、化工材料等7个领域的合作。在汽车领域,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柴油汽车、汽车电子等。
入选理由: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德双方就一直在汽车工业方面有着良好合作,此次加强汽车电子领域的开发合作,对两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制作:中华商务网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