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新闻首页 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企业新闻 最新展会 展会报道 企业纪实 风云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行业动态 >> 详细信息
高端市场失语 纺机装备专项力挽狂澜?
(发布日期:2007-2-7)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很多老客户都忙着装备的更新换代,目光转向了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能够提高产品差别化率的设备,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们已经开始愁订单了。”在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1月30日主办的中纺圆桌论坛第二届年会上,一位民营纺机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面对去年超过90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缘何担忧没有订单?会上,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指出,“从产品结构来看,国产高端设备的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虽然国产设备数量占比达80%,但大多数产品占据中低端市场,所以销售额所占比例不足60%,进口设备的销售额约占4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开宗明义地指出,产业发展,装备先行,2007年我国纺织行业将从规模扩张型向更新改造型转变,客观上要求纺机产业加快升级。在去年国家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振兴十六项重大技术装备,其中纺机装备专项将于今年启动。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将给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祝宪民透露,从2007年开始,纺机行业将滚动制定10项成套技术装备研发计划,作为行业技术升级的长期发展规划。
  90亿美元市场难觅国产高端纺机
  在国家发改委1月29日召开的2006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2006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出口增长25.3%,效益增长28.3%,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利用率偏低、市场竞争不规范等深层次矛盾正日益显现,为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对此,业内专家强调,纺织行业的技术升级,首先要解决的是纺机设备的更新。而目前的情况是,我国高端纺机装备的国产化率较低,大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依靠进口。
  祝宪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高档纺织机械产品仍供不应求,特别是无梭织机、针织机械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仍然依靠进口,国产设备只占国内市场的百分之十几。
  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张传贞介绍,去年1~11月,我国纺织机械产品进口金额为3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1%。其中,进口占比前两位的分别是:针织机械占26%,织机占19%。
  从我国纺机行业的市场需求来看,在去年90亿美元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国内需求将大于90亿美元。另据相关机构预测,国际、国内纺织工业对纺织机械产品的需求,仍将使未来几年纺织机械工业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对此,高勇同样表示,中国的纺织机械市场在2006年以前的3年时间里,每年市场规模均保持在80亿美元,2006年首次超过了90亿美元,这10亿美元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对高档设备的采购量大大增加。由此可见,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对于高档设备需求量正逐年猛增。
  10个成套技术装备模式促产业升级
  “纺机行业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国产化高档设备中有50%来自原创技术。”高勇强调,纺机行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自主创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纺机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棉纺织设备中的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仅占25%和21%,而发达国家这一比率为90%左右;化纤行业现有生产能力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技术装备仍占很大比重,设备平均能源单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77.5%,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印染行业装备的质量稳定性较差、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指出,2007年国内棉纺设备企业要积极开发和生产高效、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的中高档设备,否则,将很难占领市场。
  祝宪民向记者透露,自2007年开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即在重点实践“28+10”(28项先进技术和10个重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攻关与产业化项目)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制定新的10个成套技术装备研发项目,滚动式地推进行业技术装备升级。
相关报道:
高端纺机进口增长 纺企竞争力提升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王兴龙是吴江欣隆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欣隆公司进口了不少能生产锦棉、涤棉等的新产品的喷气织机。这些新产品无论手感还是穿着效果都比纯棉产品好,而且又具有纯棉产品的特性,符合环保要求,一上市场就很受市场欢迎,且卖价好,坯布都能卖到每米10元左右。
  王兴龙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吴江盛泽又出现进口纺织设备的热潮,他周围的企业也在纷纷把喷水织机改为喷气织机。由于盛泽进口的国外纺机设备多,国外著名的丰田、津田驹等纺机企业在盛泽专门设立了办事处。
  纺企进口瞄准高端设备 升级步伐加快
  据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吴江盛泽镇新增喷气织机3300多台,一批具市场竞争力的涤棉、锦纶等交织产品以及特宽的窗帘布、床单等家纺类产品及针织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并开始走俏市场。进口高端纺机设备,开发新产品,向产业升级要效益,成为激烈竞争环境下盛泽许多纺企的自觉行动。
  一叶知秋。在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重新设立配额限制、纺织品贸易争端频发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通过大批进口高端纺织机械,加快设备更新步伐,以期尽快实现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升级,这是许多中国纺织企业的共同心态。上海口岸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前8个月,上海口岸共进口纺织机械及零件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单价全线上扬。据中国海关统计,去年1~7月,中国纺织机械进口21.89亿美元,同比增长8.58%。纺机产品中进口用汇最多的设备有部分平型针织机(经编机除外)、喷气织机、经编机、自动络筒机、洗涤漂白染色机、剑杆织机、165CM以上针织圆机、绣花机等。
  业内专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作为传统商品的纺织服装日益呈现高科技特点,对纺织机械电子化、机电一体化等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更换高档装备后,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将获得较大程度提高,中国纺织品量大价低局面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
  加大国际交流合作 提升国产纺机水平
  在去年的中国国际纺机展与ITMA亚洲展合并新闻发布会上,据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主席罗伯特介绍,汇聚世界项级纺机制造商、在世界纺机界享有盛誉的ITMA亚洲展2008年将与中国国际纺机展合并,在中国上海举办,其目的就是要让欧洲的纺机生产商更加贴近自己的目标客户,因为亚洲尤其是中国越来越成为高档纺机产品重要市场。
  中国纺机协会理事长高勇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纺织企业迫切要求技术进步,中国对世界高档纺机有较大的市场需求。2003年中国进口纺机达46亿美元,近两年一直保持进口35亿美元左右的水平。虽然从数字上看,中国近二年进口的纺机并没有增长很快。但其原因是,中国纺织业持续蓬勃发展,对纺机产品有持续的旺盛需求,世界纺机业发达国家前几年纷纷把纺机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近年中国纺企更换的先进装备除进口的高端纺机外,还有很多是外国知名纺机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公司提供的。据高勇介绍,这些外资纺机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纺机不仅装备了中国纺织企业,同时还大量出口,装备世界各国的纺织企业。近年中国纺机产品出口增长很快,达30%以上的增幅,中国纺机出口的份额中有40%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
  高勇认为,中国纺机业在多年与外国纺机企业的交流、合作过程中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国生产棉纺及涤沦聚脂类纺机设备有自己的优势,有些单机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针织类、印染类、无梭织机等类别的纺机,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10~15年的差距。中国乃至亚洲,是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心。纺织机械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但由于纺机行业是高技术行业,中国纺机行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具备像中国纺织、服装业所具有的优势。世界纺机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不会像纺织、服装业那样快。中国在相当长时间还将对高档纺机设备保持较高的进口需求。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相关信息
· 全链能力领跑算力时代,维谛技术稳居精密空调、UPS、微模块三大市...
· 施耐德电气:以创新柔性直流技术助力新型配电系统建设...
· 施耐德电气携手意昂集团,以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加速能源转型...
· 破局能源变革!维谛技术(Vertiv)“双轮驱动”破解抽蓄电站高...
· 施耐德电气:夯实数据基础,驱动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
· 京东工业牵手白云电气 开启数智供应链与电力装备制造深度融合战略新...
尚易企业邮箱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携手德尔格共话氢能生产与功...
· 皮尔磁:以市场为导向,定义安全自...
· 皮尔磁:让工业燃烧器更加安全智能...
· 皮尔磁:当机械安全遇上工业信息安...
· 皮尔磁:全新的生命周期平台能带来...
· 皮尔磁:SIL 4级FNmux获...
· 皮尔磁重磅亮相2025广州应急安...
· 皮尔磁:安全是新能源时代的通行证...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一把“小门锁”,轻松拿捏...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