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人才回流“雷声大雨点小”
|
(发布日期:2008-12-2)
|
![]() |
|
|
自次贷危机以来,近20%的华尔街员工沦为了失业者,一些华尔街的华人精英正在试图或已经回流国内。日前,记者从成都各大商业银行了解到,由于薪酬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人才回流“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出现大批精英落户成都的现象。
成都金融机构冷对“精英”
自从雷曼兄弟破产以来,不少华尔街大公司纷纷裁员。据外电报道,那些曾经的投行精英们有的当起了理发师,有的开起了饭馆,更有人回到商学院重新读书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但是转行者似乎大多是美国本土人,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华人精英们似乎没那么潇洒,失去工作的一些华人正酝酿着回国捧饭碗。“我们现在还没有招收华尔街回流人才的计划,今年银行人员的配置计划都已经完成了。”成都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今年银行下达的招聘计划早在7月前就全部结束了,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需要的话,不会临时再招人。同时,记者从成都的一些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目前这些机构都没有计划“捡漏”华尔街人才。而一些猎头公司也向记者反映,成都金融机构主动来物色华尔街人才的很少,目前猎头手里的华尔街人才简历多过有选秀需求的公司。
自降身价“精英”难回流
在美国挣的是美元,在国内的工资则是人民币,华尔街精英回流面临着降薪的考验。“总行零售部有位产品设计主管是上个月从美国回来的,现在的工资待遇和我们差不多。”成都一股份制银行的主管告诉记者,他一年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而刚从美国回来的设计主管以前的年薪是50万元人民币。
成都另一家外资银行不久前曾经打算找一名华尔街回流人才负责成都分行的公司业务,这位精英开出的年薪是20万美元。“我们知道,以前他在美国的年薪将近100万美元,现在提出的这个标准也不算高,但以银行现在的情况还是很难接受。”这家外资银行成都分行行长说:“现在这种形势下能给20万元人民币就不错了。”
成都一些金融机构向记者表示,没有大量招聘华尔街回流人才计划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身价问题。面临金融业的不景气,即使他们自降身价,公司也不可能开出一个相对较高的年薪。此外,也要考虑高薪对公司内其他员工造成的情绪影响。
同时,除了薪酬问题,回流人才还面临着工作环境、职业成长、生活习惯等诸多现实的问题。回流并不是重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