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抄底重在营造环境
|
(发布日期:2008-12-23)
|
![]() |
|
|
一场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造就了一个新名词——人才抄底。所谓“人才抄底”是因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企业的破产而造成人才非正常的流动,很多公司便在这个时期大量招募业内平时很难招揽到的高级人才。
金融海啸造就了一支庞大的金融业失业大军。这给了中国金融机构进行“人才抄底”的机会,也让国外许多金融从业人士把目光转向了受危机影响相对最小的中国。上海金融工委曾公布“海外人才采购计划”,将赴美国纽约华尔街、英国伦敦金融城举行大型招聘会,而麦当劳近日将招聘会直接开进北大校园,更将“人才抄底”的现象推向高潮。
专家点评
海外抄底前建立好的激励机制
中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 曹红辉
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受人才青睐
对中资机构来说,现在应该是“人才抄底”的好机遇。对于寻觅新机会的人来说,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那些在国外有名气的金融机构会受到青睐,比如中投、中金、中信等。
反思风暴形成原因高管难脱干系
一手推动危机最终爆发的金融高管,薪酬却高得离谱儿,欧美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公众和舆论的高度关注。国外没有任何约束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是否能了解中国国情,来到中国会不会给中国金融机构带来危险?
在已经失业的金融人才中,大部分属于中低层次的技术人员。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偏好投机,而不是投资;喜欢炒作,而不是劳作。面对华尔街风暴,必须避开各种夸大其词的炒作,冷静选择人才。
营造制度优势 降低流动成本
怡安咨询北方区总经理 田文智
用人单位直接洽谈
必须结合本土金融人才队伍发展的前景,认真分析目前我国在金融产业链顶端的需求数量和类型,在明确岗位要求之后,尽量由用人单位直接与海外人才谈判。
应重点引进海外华侨华人
在华尔街的金融企业中,华裔人才将近一万,他们在语言、文化、心理认同、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诸多优势。优先招聘海外华裔人才,能够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使用风险。
从实体经济部门引进人才
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支撑,虚拟经济的繁荣必然昙花一现。硅谷的软件专家,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对国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意义非凡。
晨报记者 高利华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