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质量动漫人才
|
(发布日期:2008-12-24)
|
![]() |
|
|
本报讯(记者苏军)面对目前动漫制作人才需求旺盛的现状,动漫界与教育界应如何携手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动漫高手?在昨天举行的“群星动漫节·校企合作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不妨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对“师徒制”与“合作制”兼收并蓄,从而创造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人才培养新路子。
由浦东新区社发局、市职教协会中职分会和群星职校举办的“群星动漫节”,被称为沪上中职动漫制作专业的“群英会”。除了展示11所职校学生的动漫作品外,来自57家企业和30余所学校的与会人士就动漫人才的培养方式展开热烈讨论。
魔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朱辰磊认为,虽然游戏行业进驻国内才不过短短14个年头,但在很大程度上却秉承了早期中国传统行业的师徒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一般先对新进的培训生进行一次基础美术的考核,考核通过后,前半年采取软件培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要领,随后的培训采用“师徒制”,学生在学习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单独传授,类似与围棋比赛中一个高段位棋手和多个低段位的棋手比赛一样,从而发现每个人的问题,因人而异逐一修正。
与会专家指出,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多种载体或表现平台。动漫产业链大体上有4个环节,即漫画(图书、报刊)、动画(电影、电视、音像制品)以及舞台剧和网络动漫。漫画创作是产业的基础,影视动漫是产业的传播工具,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网络动漫是产业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运用,具有拉动和整合作用。因此,培养的人才不能“单打一”,而要有集体合作的意识。同时,动漫人才培养中最为关键的是美术基础教育。
群星职校校长顾晓光强调,动漫专业对人才技能及专业功底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对学历的要求。中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同时又知道自己的学历弱势,所以在学习上就会更加努力刻苦。群星职校动漫专业所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正是在“师徒制”与“合作制”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为中职培养动漫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