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中国物流装备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物流技术装备业面临的最主要的宏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物流的发展因素;二是制造业发展情况;三是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是促进中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提升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会促进中国物流装备业的快速发展。从制造业角度看,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内部,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会直接带动中国物流装备业的发展。此外,物流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也必然带来物流技术装备的大发展。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预计,2007年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物流需求规模扩大,物流增加值增长较快,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有所降低,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200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将增长25%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长15%以上;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继续下降,物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显然,中国物流业的这一快速发展势头必然带动2007年物流装备业的快速发展。
从制造业角度分析,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发展非常快,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按照美元计算超过了日本,达到10956亿,预计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3000亿,在已经很大的基数上又增长近30%,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果。当然,人民币升值对按美元计算的制造业增长速度也有影响。
中国制造业规模增长的同时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从应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比较普及的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行业来分析:200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高附加值产品在迅速上升,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掌握了核心技术,而且实现了进口替代。在电力装备、石化装备、冶金装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从汽车工业来看2007年产业规模高速扩张,自主品牌迅速崛起,综合全年情况预计汽车产量有望超过900万辆,已经牢牢占据世界第三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家用电器行业中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彩电、空调、压缩机、微波炉四个产品占全球总产量70%左右,冰箱压缩机和洗衣机产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从总量来看,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在全球制造地位进一步巩固。
2007年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预计全年增长将超过18%,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12600亿元。其中与物流装备业密切相关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长62.7%,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这一投资增长对物流技术装备业发展的拉动效应是十分巨大的。
综合分析中国物流装备业的宏观发展环境,根据近几年中国物流装备业发展速度与现代物流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及物流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的弹性系数分析,预计2007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的发展速度将超过25%,继续保持高速成长。
二、2007年中国物流装备业发展十大特点
1、中国叉车行业继续保持接近30%左右的高速增长,叉车产量有望突破13万台,稳居亚洲第一。
2007年物流业、制造业、仓储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叉车需求量的大幅上扬,为工业车辆行业的大发展以及叉车产量的迅猛增长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重要的物流装备,2007年上半年中国叉车产量达到6.5万台左右,同比增长28%以上,全年预计产量将超过13万台,增长率接近30%,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亚洲第一。
中国目前的叉车市场分布虽然没有特别精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参考数据来看,市场发展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低中高端叉车市场都在增长;二是中低端市场由于基数大,销售量增长相对较高;三是高端叉车市场基数较小,但销售额也保持较高的增速。
目前在叉车市场上,林德、永恒力、海斯特、力至优、丰田、TCM、斗山等品牌叉车占据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国产叉车品牌占据国内中低端市场。中国合力、杭叉等企业叉车产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并占据了国内叉车市场约60%的份额。随着叉车行业发展,用户对叉车了解程度的加深,民族品牌质量也将不断提高,并将逐步跻身中高端市场。
中国叉车产能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资本的加入,中国重汽、江淮等汽车大企业也已经进入这一领域。外资品牌也逐步往中低端市场拓展,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托盘产量高速增长,托盘共用系统得到全球关注,托盘产业链逐步形成。
叉车、托盘、货架是现代物流作业最基础的技术装备,三者的发展也是密切关联的,是互相联动的。中国物流业的大发展,叉车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托盘的普及应用。虽然中国托盘产量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但根据叉车发展也可预计中国托盘产量在2007年的增长应该在25%以上,年增长超过3000万个,全社会流通中的托盘数量应超过9亿,如果将企业自产自用的托盘也计入在内,数量就更为可观。
作为物流作业中最基础的产品,伴随着物品的流动,托盘循环使用以及在托盘循环使用中的物流信息共享、供应链管理集成与资源整合效率,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目前,在世界上成功的托盘循环使用运营模式---托盘共用系统建设成为业界关注焦点。2007年年底,在中国召开的托盘国际研讨会上,世界上最大的5家托盘共用系统运营公司都开始进入中国,纷纷在中国建立办事处、分公司,并加大了宣传力度,开始在国内广布网点,抢占中国市场商机。
中国著名物流专家吴清一教授,多年来为推进中国托盘共用系统的建设呕心沥血,多方奔走,到处呼吁。在吴清一教授的呼吁下,中国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关注中国托盘共用系统的建设,企业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启动,一些公司也纷纷表示愿意联手开拓这一市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建设一直进展缓慢,市场商机正在被国际大公司利用。
托盘虽然简单,但其生产制造也是一个小型的产业链,涉及到托盘制造的机械设备、材料、检测设备等。在2007年托盘国际研讨会上我们欣喜看到,这一产业链开始汇集在一起,这一汇集对促进托盘生产意义巨大。从会议代表及参展企业看,既有塑料、塑木、木材、竹材、钢材等托盘材料企业和研究机构,也有托盘设备、托盘钉等企业,这些企业聚集一起,供求见面,共同研讨托盘生产问题,必将对中国托盘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工业货架行业产量快速增长,低价竞争开始出现
货架根据用途主要分工业货架与商业货架,商业货架主要用于商场超市,物流行业应用的主要是工业货架。2007年中国工业货架行业总产量估计应该在30万吨左右,产值约28亿元,增长接近30%。
如上所述,货架的市场需求往往与叉车、托盘联动发展,货架的需求行业主要集中在物流业、制造业及公共仓储业,2007年中国物流、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