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 、 金宇集团和 沃华医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步增长
沪市的日照港和金宇集团以及深市中小板ETF的沃华医药搭上了季报披露的首班车。3家公司今日公布的2008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均实现了同步增长。
金宇集团的净利润增幅在3家公司中最高,该公司今年1至3月实现营业收入17758.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5.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46%。日照港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856.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90%。沃华医药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04.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5.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6%。 3份季报披露的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显示,沃华医药仍无机构入驻,颇受机构青睐的日照港和金宇集团股东有进有出,其中日照港股东总数与去年年末相比变动不大,而金宇集团的筹码则有所集中,股东总数较去年年末下降逾一成。
预约情况显示,本周刊登季报的公司不多,包括上述3家在内共13家。
而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情况的统计表明,在目前已预告一季度业绩的103家上市公司中,有88家公司报喜,报喜比例高达85.44%。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88家业绩报喜公司中有74家预增、1家略增、13家扭亏。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石化和机械设备行业,共有35家公司因业绩预增或扭亏而报喜。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已发布业绩公告的房地产及医药制品行业的18家上市公司业绩均呈现出全面报喜态势,无一家公司预告业绩下滑。
首批季报 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今日,日照港、 金宇集团和沃华医药3家公司率先披露2008年一季报。对投资者来说,首批出炉的上市公司季报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业绩增长几何?
上市公司有信心较早公布定期报告,业绩一般都不错。3家首批刊登季报的公司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金宇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65.46%,日照港和沃华医药的净利润增幅也分别达到46.90%、37.16%。
金宇集团在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2.98%的基础上,该公司再创佳绩,今年1至3月实现营业收入17758.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5.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46%。
日照港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856.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90%。该公司于今年1月1日起调整主要货种港口基本费率,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0%,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均相应增长。
沃华医药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04.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5.4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6%。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沃华心可舒片销量明显增长,提价效应也逐渐显现。去年年底,该产品在大部分省市提价工作完毕,开始执行新的最高零售价格,每盒最高零售价格由19.8 元调整为24.2 元。
看点二:半年报是否预增?
下一份定期报告即半年报的业绩大致表现如何,上市公司的一季报里也往往能看出个端倪来。因为按照规定,如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将发生大幅度变动,上市公司必须在一季报里进行预告。
在首批披露季报的3家公司中,除金宇集团外均进行了业绩预告。沃华医药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将持续增长,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0%至50%;日照港称,由于公司调整2008 年主要货种港口基本费率、货物吞吐量上升以及实行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预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将发生大幅度变动。
看点三:机构是进是退?
由于一季报里披露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是截至3月31日的,这就使投资者得以一窥机构最新的动态。
在首批披露季报的3家公司中,沃华医药的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没有机构的身影,而日照港和金宇集团的股东持股情况就值得一看了。如日照港,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40029户,与年报披露的情况差别不大。与年报相比,券商、基金和QFII等机构有进有出。其中,原排在第一位的无限售条件股东国泰君安在一季度减持了1071万股,期末持股670万股;最新排名第一的无限售条件股东长城品牌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114万股,为新进股东;此外,两家QFII马丁可利投资、瑞银也是一季度新进股东。
企业盈利增速减缓已成事实 市场高度关注一季报
近期,在出口放缓、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企业盈利增速减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减缓的程度仍然难以判断。如此一来,一季报的情况将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整体而言,A股整体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长情况,主要看银行、保险以及石油石化三大行业,它们利润占据了A股上市公司半壁江山。 有研究员认为,从行业构成来看,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可能不会太乐观,因为两个重要行业石油化工和保险的业绩可能出现下滑,这两个行业在去年一季度业绩占比30%以上。
分行业来看,2008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最高的是银行业,平均业绩增长71.8%;最低的是电力,业绩同比可能下滑30%。而石油化工业绩下滑和保险可能零增长会拖累市场整体业绩表现,其余行业增长在20%-35%之间。
保险业方面,2007年的巨额投资收益在2008年中将难以为继,行业增长极可能大幅放缓。石油石化方面,高油价对炼油子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巨头盈利大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从单季业绩增长来看,2007年第三季度延续了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速小幅下降趋势,2007年第一、二、三季度的业绩同比增长由98.2%、70.1%逐级下降到45.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中期以后业绩处于拐点,同比基数逐步提高的缘故。这样来看,2007、2008年全年的业绩增长有望分别在42.5%和34.2%的水平。
企业景气指数高位回落 多项指标预警经济下滑
紧随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下滑的势头,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也较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回落。加之此前的工业企业利润、出口增幅均出现放缓,进入2008的中国经济,似乎正在验证2007年末学界推崇的“拐点论”。
工业利润下滑影响企业景气
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36.2,比上一季度回落7.4点。分析认为,从近年各季度企业景气运行轨迹看,企业景气整体上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但受突如其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就出现了明显回落。
主要行业的企业景气指数均出现了回落势头。其中,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上季度有明显回落。
冰灾影响显现 前2月企业利润增幅回落至16.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去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也远低于去年1-11月份36.7%的增速。
数据显示,1-2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405亿元,同比下降5.6%;集体企业实现利润88亿元,增长35.0%;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18亿元,增长18.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881亿元,增长1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993亿元,增长22.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636亿元,增长52.1%。
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电力行业的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巨幅亏损是拉低工业企业利润的主要原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156亿元转为净亏损206亿元;电力行业利润则下降了61.0%。
103家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 逾八成报喜
就在2008年一季报披露大幕开启的同时,上市公司200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103家上市公司预告了一季度业绩,其中有88家公司因业绩改善或提高而报喜,报喜比例高达85.44%。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88家业绩报喜公司中有74家预增、1家略增、13家扭亏。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石化和机械设备行业,共有35家公司因业绩预增或扭亏而报喜。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已发布业绩公告的房地产及医药制品行业的18家上市公司业绩均呈现出全面报喜态势,无一家公司预告业绩下滑。
在业绩增长幅度方面,预计一季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幅大于600%的共有11家,其中新和成预计公司一季度净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