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下资金压力难解 核心问题是一同观望
|
(发布日期:2008-9-2 10:08:38) 来源:证券之星 |
![]() |
|
大小非解禁经过8月的高峰之后,9月解禁的大小非仅55亿股。但实证分析显示,大小非月度减持压力并不主要取决于当月大小非解禁数量,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解禁大小非的累计叠加数量。
为了缓解大小非解禁流通后对市场的压力,4月21日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一是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小非减持压力并未因大小非减持“限售令”的出台以及股价的重挫而减缓,相反大小非减持压力逐月递增。
二级市场大小非直接减持情况
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来,在二级市场直接减持的数量锐减。据统计,今年4月份仅减持1.56亿股,5-8月减持量也仅分别为2.07亿股、1.97亿股、3.09亿股、2.47亿股,即“限售令”后的四个月月均减持量仅今年头三个月月均减持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大小非数量
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小非减持的“限售令”,虽然使得二级市场的大小非减持量锐减,但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数量却逐月大幅递增,其中5-8月减持量分别为1.21亿股、2.52亿股、3.24亿股、4.03亿股。
如果我们把每月通过二级市场及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大小非数量相加后发现,尽管目前股价已较高位腰斩,但4月份以来大小非减持合计数量逐月递增。
可见,4月21日推出大小非的“限售令”后,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解禁股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但并未能改变因大小非解禁后整体的紧张供求局面。大小非减持压力未能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有所递增,这与有些大小非股东担忧未来有更严格的减持规定出台而加快减持频率有关。
另统计显示,大小非减持压力较大的多是一些估值仍偏高的三线股、亏损股以及概念股,而银行等渐具估值优势的个股大小非减持压力较小。因此,大小非的减持将会进一步加剧股市未来的结构性调整。
综上分析可知,大盘经过持续的大跌,目前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已跌至2005年千点时的19倍,市场泡沫得到较为充分的挤压。目前市场人心思涨,管理层也在不断营造偏暖的市场氛围,特别是8月份大跌15.33%(上证指数)之后,大盘超卖严重,大盘有技术性反弹要求。因此九月份大盘再度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小,甚至大盘有望拉出一根久违的阳线。但投资者对大盘反弹不可过于奢望,毕竟影响大盘走弱的“内忧外患”因素特别是大小非减持压力等因素仍未缓解。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盘进入了熊市调整的第二阶段即股价结构调整阶段。尽管大盘整体估值已趋合理,但估值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即一些前期游资炒作过度的题材概念股、亏损股、三线股以及小盘股估值仍明显偏高。股价将面临一轮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一些估值仍明显偏高的个股仍将会大幅下挫回归价值,而一些有估值比价优势的个股有望走强于大盘。因此,操作上,投资者应转变投资理念,顺“势”调整持股结构,即趁反弹逢高减持估值偏高的个股,转持一些已具估值比价优势的价值股。
另外,在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和政府治理通货膨胀实施紧缩政策的内外双重压力下,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已悄然展开。因此,股市不仅面临股价结构的调整,同样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者可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轨迹,从中把握股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及回避相应风险:重点关注的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医药、商业、食品饮料等受到周期性调整影响较小的行业;尽量规避房地产、建材、钢铁、煤炭以及制造业等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市场压力。
大小非合计减持量逐月递增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08年8月27日;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金面压力犹存 前期低点面临考验
□ 渤海投资研究所
由于近十个月的持续调整为A股市场的反弹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因此,业内人士对九月行情持有相对乐观的看法。但想不到的是,昨日,也就是九月行情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却出现了一根带有一定破位征兆的长阴K线走势,犹如当头一捧。看来,2300点乃至前期低点面临着考验。
机构资金观望 放大资金面压力
对于昨日A股市场的回落走势,业内人士感到颇为不解,因为近大半年的走势显示出,A股市场的走势与限售股解禁市值呈现出极强的对应关系,往往是解禁市值越大的月份,股价走势越难看;解禁市值较小的月份,股价跌势或将缓和。因此,业内人士预计9月,两市合计限售股解禁额度521亿元,当月股改限售股的解禁额度环比将减少94.23%,如此的数据也意味着股改限售股解禁值创下19个月以来的最低单月解禁额。所以,市场理应出现止跌企稳的征兆。
但笔者认为,两大市场行为化解了解禁市值较低对市场的企稳动能,一是因为限售股解禁规则对小非的减持或有延后效用。因为小非们每月减持不得超过1%,否则就得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因此,部分小非们为了避免大宗交易所带来的信息公开化,所以,每个月减持不超过1%,从而使得限售股解禁后的抛压后移,故9月减持额度低并不意味着减持压力低。
二是因为基金等机构资金观望。虽然目前A股市场已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但一方面由于趋势的不明朗,另一方面则由于基金等机构资金对来年业绩增速放缓的担忧,所以,不少基金等机构资金处于观望状态。据媒体刊登的信息称,截至8月27日,有18只次新基金成立以后净值变动不足5%,其中5只次新基金净值变动更是在0.5%以内。对此,分析人士指出,长时间内,股票型基金净值变动微乎其微,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基金仓位极低,甚至是空仓,这一行为无疑放大了资金面压力。
上证指数或考验前期低点
由此可见,小非减持压力导致大盘抛压加重,而且,在当前A股市场话语环境中,“三人成虎”的舆论信息叠加仍然会使得市场的恐慌性氛围有所蔓延,从而使得昨日的券商股以及苏宁电器等超级牛股品种出现筹码松动后的急挫走势。为何?主要是因为券商股、苏宁电器等品种的小非众多,在此影响下,筹码博弈理论在提示着当前无限售流通股东,未来小非一旦减持,股价就会下移,所以,市场的抛压渐增,这明显不利于A股市场的企稳走势。
如此看来,上证指数在今日极有可能挑战23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乃至前期低点支撑的走势。值得指出的是,经过近期的调整之后,上证B股、深证B股在上周已经击穿了前期的低点。而深证综指虽未在昨日创调整以来的新低,但却创出了调整以来的收盘新低。对于深证综指来说,已于昨日悄然创出调整以来的低点,各指数在近期接二连三地创新低,无疑给出强烈的暗示:上证指数也可能在今日考验前期的低点支撑。
急跌打开后续行情弹升空间
不过,一方面因为当前A股市场已进入低估值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9月份的经济等相关政策或有积极的预期,所以,如果短线破位并不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对于中期走势来说,短线破位则有望为后续行情的弹升空间打开更为相对乐观的空间。
所以,笔者建议投资者在目前操作中,可以相对积极一些,如果短线急跌的话,可适当跟踪两类个股,一是行业前景相对乐观的水电设备、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医药等相关上市公司,比如说浙富股份、海陆重工、合加资源、中材科技、华仪电气、太极集团等。二是跌幅较为惨烈的低估值品种,比如说煤炭股的盘江股份、ST平能等。
步入升势日均成交额需逾千亿
□ 西南证券 张 刚
8月份日均成交金额创新低
2008年8月日均成交金额下降550多亿元,即2006年12月以来的单月最低额度。从历史数据看,日均成交1500亿元以下的状态,属于筑底阶段,如2007年的7月、11月。历史上连续三个月成交处于低迷状态,后势出现时间长、空间大的升势概率极大。
如2003年的8月、9月、10月维持低迷交投,11月中旬开始一波强劲升势。2007年1月、2月、3月持续低迷,在3月份下旬便开始向上突破,升势一直持续至“5·30”。2008年2月、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