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还要回到过去?
在推广Ethernet POWERLINK技术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厂商询问:你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们既没有芯片,如ASIC可卖,又没有专利费可收取,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难道是在作慈善事业吗?显然,说做慈善事业似乎很难让人接受,然而谋求未来长远发展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必须为此做出决定,是为今天还是未来?
开源技术是一种趋势
开源技术是一种趋势,自动化行业相对于IT业界还是相对封闭,但是,又相对其它产业又非常开放,在IT业我们知道像Nokia最近开源了Symbian系统,而Andriod也是开源技术,以及Google,连Microsoft都加入了开源的队伍,这是一种大势所趋,一个立足长远发展的企业,必须去把握顺应这个潮流,才能在行业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这正是B&R将POWERLINK技术开源的一个重要原因。
开源技术所代表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事实上,这是一种需求,由用户市场产生的迫切而现实的需求,从PLC到PCC体现了PLC与PC的技术融合、以太网的快速兴起、OOP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均包含着开放的理念,这种理念是由于客户渴望更为灵活的选择,而不会受到任何一家厂商的产品和技术的制约,从而失去谈判能力,并且由于社会分工而使得专业化集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提供所有,并且即使能够提供宽广的产品线也无法满足所有个性化不断加强的需求变化。
终端客户希望能够任意的组建系统而不受到制造商的制约,一方面,如果对于生产商而言可以更为方便的买到所需的产品的话,那么意味着很大的成本节省-这会影响它的市场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产品的互联将带给它更多的选择,使得能够更为自由的搭建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厂商产品的即插即用-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就像PC,任意一家的鼠标或键盘插入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种软件也是非常容易安装使用的,谁的产品开放性更好谁将获得市场。
为什么要使用以太网?
因为太多的总线技术使得客户无可适从,并且每个厂商为他们的技术赋予了完美的使命和不凡的意义,然而,各种总线的设备无法互联导致了客户必须为这些设备互联购买额外的通信与网关模块,另一方面也使得客户被制约和束缚到某家公司或某些公司的产品而无法得到更好的选择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优化,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也失去了谈判能力-因为即使不满意,也必须在未来升级必须继续使用这些系统的产品。
这是以太网技术能够得到大量应用的原动力-因为以太网提供的不仅仅是速度和自由的拓扑,低廉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寻找到了一种更为通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自动化业必须明白的是,以太网技术使用的另一个原因是一种拉动式的,即对于自动化业来说是一种形势所迫的选择,由于商业系统如ERP、CIMS、MES等这些IT业的系统采用了开放的通信硬件接口和软件驱动使得各种系统非常通畅的连接,而为了使得现场数据进入这些IT系统,必须要有开放的通信连接,这也使得以太网为什么被需要成为标准通信的原因。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谁能够更为开放,谁能赢得未来,这是一种大势所趋,而B&R的设计者们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来设计系统,因此,在POWERLINK这一问题上,就选择了一条开源的道路来跟随这一发展趋势,首先,开放的通信协议,提供由使用者在市场上可以任意买到的,并且最具性价比的FPGA芯片来实现它,或者ARM,甚至标准的以太网硬件。
我们是否要回到过去?
如果这样,我们就会明白Ethernet POWERLINK技术为什么采用开源方式来进行推广?因为,这一举措并非为了今天的眼前利益,而着眼于更为长远的发展,一方面,跟随技术的潮流与趋势,使得自己可以立足于行业的技术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是能够更好的提供开放的系统供客户使用,这就引发了标题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回到过去,实时通信技术是目前的需求,然而,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多厂商立足于私有的ASIC技术,也同样赋予了它意义,然而,我们回首自动化技术的过去,我们展望这一领域的未来,我们就要问的是:“我们是否要回到过去?”回到依然割据一方的技术壁垒制造互联的障碍,提供封闭和私有的系统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并且希冀通过销售那些芯片来获得眼前的利益?
看到过去,才能知道未来,选择POWERLINK还是其它的网络,就需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回到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