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矿业正在承受一场熊市危机。经历过2017年四季度比特币价格暴涨的疯狂,从2018年初开始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整个比特币矿业随之进入冰冻期。仅在2018年3月,比特币价格就从1万美元以上跌至7000美元以下。 如果比特币价格跌破8600美元,大型矿场将面临亏本风险,全球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如此预测。 散户矿工和大型矿场在这次熊市中受损最为严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Charlie Chan和其团队研究了各类型比特币矿工的挖矿成本,测算出了散户矿工、大型矿场和矿机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研究发现,矿机生产商比大型矿场或散户矿工更有抵挡比特币跌价的余裕,只要比特币价格维持在5000美元左右便不会赔本。而大型矿场和散户矿工的盈亏平衡点分别为8600美元和1.02万美元——3月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跌穿了这两个临界值。 比特币挖矿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分别由矿机生产商、多级销售商、矿池和矿工构成。矿机生产商位于核心地位,其他各个环节都在围绕着矿机生产商构建商业模式。“你可以把矿机想成只能买多的A股。整个区块链行业全都围着比特币转,矿机也一样。”一名加拿大华裔矿场主告诉记者,“币价下跌,矿机当天价格也马上会跌。低位囤了矿机,币价上升机器价格上升,卖出就赚了。” 决定比特币挖矿是否盈利的三个核心要素为币价、算力和电费。在比特币价格无可逆转地进入下行通道时,算力和电费成为事关矿场存亡的因素。谁能在算力和电费的竞赛中取得压倒性优势,谁就更可能在寒冬中存活,在下一个牛市到来时赚得盆满钵满。 从比特币诞生的2009年到现在,全网算力整整涨了300亿倍。算力的暴涨让单台机器的挖矿收益几乎每两个月就将近减半。如何跟全网的算力进行竞争,以挖到更多的比特币是这场死亡游戏中的一个关键赛场。 币价和机器价格双重下跌,电价则成为了盈亏核心因素。电价相差1毛钱到2毛钱,甚至可以直接关系矿场的存亡。“矿机不值钱,挖矿收益跌近电费成本,就会比谁的电费便宜。如果5毛多电费的人必须赔本卖机器,3毛钱的电还是可以开机。”一名矿池创始人说。 除了市场波动,比特币矿业也面临着另一重寒冬。2018年1月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整治办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和环保等措施,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挖矿”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