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心智 2
|
(发布日期:2007-4-25 12:12:01) 来源: |
![]() |
|
第三步 服务客户利益中兼顾品牌个性 抓得准,考验着品牌建立者的定位能力。站得高与看得远的实质化就是要抓得准,品牌定位是门学问,可能来自于产品利益,但最终总是趋向于顾客利益,简单说品牌以产品为始,以顾客为终。 在看得远中我们说了品牌选择还是要基于主流群体价值观念的选择,但还是要兼顾品牌的个性的,差异化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一直重要的品牌管理手段,食品行业的安全、卫生、营养、方便的品牌基本利益一直没变,可是我们看到了差异化带来的品牌个性的价值,如新奇,用手指吃,比如妙脆角;如魔幻,比如长鼻王…… 品牌定位讲究的快、准、狠,要求理念打动人心,立即引爆消费,还要兼顾长期利益。品牌定位甚至会影响到LOGO的命名,我们一看DIEHARD这个品牌就信赖了它的电池品质,我们也曾被无数简写品牌所迷惑,大概每个企业都太想成为GE等等,以至于大家没有看到名字定位是为品牌经营服务的,还是品牌经营只为了个简写的名字,做品牌管理忌讳的就是把感觉当现实,但事与愿违,大家还是太喜欢用所有人都喜欢喝(吃、用等)……,这样的字眼及品牌宣导语言了,而不是定位如何减少顾客成本、时间,怎么样从便利的角度思索品牌在产品设计及渠道管理上的价值体系。 NBA品牌基本利益也是运动与生命、激情与活力,但是品牌个性还是非常鲜明的,抛开明星模式不说,还有数字NBA,尽管我们知道运动激情并非可以量化的,但这确实为NBA抓住了大家为事情找理由的基本心态,从而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品牌利益。 品牌定位是要变化的,变化的是差异化的性格部分,而不是品牌基本利益。市场上我们看到了保健品作为礼品的市场的萎缩,因为保健品基本利益不是拿来作为礼物的,而且很多国内烘焙厂商也开始售卖“伴手礼”之类的产品,我想这会从礼品整体市场容量对保健品短期获得的份额有所冲击,保健品的品牌定位要开始思考变化了。 第四步 学会在恶劣竞争环境保护品牌并适应主流价值观念 行得正,就要有做百年老店的气魄。长久的东西与机遇不存在必然关联,尽管我们建立品牌时可能因为抓的点好,可能因为传播的好,可能因为市场实在匮乏该类利益,同时在品牌运作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很多危险的机遇让人心动,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热炒的“补钙”,你觉得,钙会越多越好吗,当然了对厂商来说,顾客越补出货越快,但是这就不会对顾客利益产生伤害吗?涸泽而鱼,最最终难免鱼无人亡,顾客IQ不至于那么低吧,可能会短期的迷惑,但一旦惊醒,觉得上了当受了骗,还会再买你的产品吗? 不论你强调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主张,这都不能与主流价值观念违背,价值链传递的是人的共性。恶劣的竞争环境会使品牌介入价格战,产品价值必然要有所流失,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价值低于价格,利润不复存在,品牌有了知名度,却拥有不了忠实消费群体,品牌毕竟不等同于产品,品牌利益正是指导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向,如果现有获利能力与品牌定位不符合,就要学会重新定位,同时还是要坚持正确的品牌利益观念,学会用知识产权等政策工具保护自我,学会用业务/技术创新来摆脱价格竞争。适应主流观念就要求尽量不要浮躁,以下举个品牌命名的例子,希望厂商不要介意(本文仅仅从字面意义剖析),奇强当然一听就是洗衣服干净、快速、强效,可是这符合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吗?品牌传播时我们还仰赖着听觉,如果对方听了了“骑墙”,会不会觉得利益伤害呢? 第五步 一致的品牌内核,卖点与品牌利益的统一性 跑得稳,考验品牌管理团队的对核心价值观坚持的毅力和洞悉事物的能力。说到系统运作品牌,我们就觉得非要建立固定的组织不可,然而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组织成立与否并不能解决品牌是否能够稳定运作,关键在于大家有无一个可以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念。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大家理解“我们的品牌代表着什么”的概念上是否一致,还要深化品牌传播的长度、频次和方式对品牌形象的影响,品牌卖点可以有许多,但还是要围绕品牌基本价值主张来运作,优秀的品牌在产品、渠道上总是能够切合概念主题,如果不能够切合,就说明品牌偏离了顾客利益,我认为品牌运营如果有境界的话,那么最高境界就是品牌利益与顾客利益合二为一。基本主题往往可以以品牌宣导语言体现出来,而且语言应该还是要关联到产品利益的,通常来说,说利益会比传播功能要好,因为功能总要进化的,而最终给顾客的利益趋向一致,比如“味道好极了”。 传播功能还是传播利益,这是目前国内广告与国际广告存在最大的差异,我们觉得这并不是地域决定的,也不是宏观经济发展程度决定,而是微观市场中行业竞争集中度决定的,竞争充分的市场,就很少需要市场告知或教育,而市场竞争程度是很好判别的,价格是风向标之一,这样说来我们现在的电器产品及电器流通企业,是应该好好思索自己品牌竞争策略了,大家都说低价,价格其实就没有高低了。 第六步 市场价值观念影响品牌核心概念的再造 放得开,考验品牌管理者的得失之间的心理承受及转换能力。古代以丰腴为美,现在以苗条为好,这就是说服装、食品等关联行业都必须转换某些品牌概念,这些概念甚至涉及到品牌的核心层面,因为有些品牌共性比如健康不需要再强调了,而是美感。 放得开就是说企业要学会扬弃,基业长青的企业不存在,这个道理说起来如此简单,一劳永逸的品牌也不存在,企业与品牌都必须不断自我否定,为市场为顾客不断自我否定,每一次转型都必须有坚韧意志,还要有独特的眼光,形成系统的市场预测机制,然后又开始一个品牌再造的工程,从定位到运作,过程仍然辛苦。 总之,品牌心智就是品牌管理者智力/经验/意愿的有机体,品牌心智是人与品牌之间交流的那个黑匣子,提升品牌心智,对锻炼职业化品牌管理团队,提升品牌最终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有志于创造顶尖品牌的企业对此予以重视,也希望企业立即着手品牌管理团队的心智训练与心智能力的提升。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