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 | 申请VIP会员 | 固定排名 | 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文库
下载 课程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新闻首页 >> 详细信息
查询维修信息:


台达变频器维修 
(发布日期:2020-9-7 10:05:36) 来源:文库
 

  

变频器维修咨询:18203655847

接手两台同型号台达-B系列变频器,检查都为逆变输出模块损坏和驱动电路严重损坏:驱动集成电路T250V或炸裂,或输出端与供电地短路、滤波电容喷液、稳压管击穿或开路、电阻开路或阻值变大、电路板碳化受损等,继续检查,发现一台变频器的三相整流桥已有一臂击穿、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阻短接继电器触点粘连等,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发现驱动集成电路的输入侧的信号引入电阻也有几只呈现开路状态,此电阻的另一端即接至CPU触发脉冲输出端,相必CPU也遭受了强大的电冲击,如果CPU控制板再有损坏的话,则此两台变频器已无太大的修理价值

1将主电路及驱动电路画图后进行全面检查,将线路板碳化部分用小刀刮净,将损坏元件尽数拆除。测量主电路不存在短路现象,送电检查,显示正常,说明开关电源、控制部分基本上正常。用示波器测六路驱动输入(从CPU来的触发信号),有峰值1.5V(万用表测0.6V)、载波10kHz随频率调整脉宽相应变化的触发波形。由此才算放下心来,看来除逆变及驱动电路部分损坏外,其余电路都正常,CPU三相脉冲输出端的耐冲击力能力还真不错。即开始购件,做好全面修复准备。

2、将驱动电路损坏部分全部换新(30多只元器件),通电检测各驱动集成电路各脚直流静态电压,均正常;用示波器测各个集成电路的输出波形也在正常范围内,然后焊接逆变输出模块。

3、上电检查,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发现有三相不平衡现象,换用直流500V档测量,V、W之间无直流成份,但U、V和U、W之间有直流电压!无论频率与电压高低,俱不应有直流成份在内。在输出端挂接三只星形连接的灯泡试验,观察闪烁现象太明显。根据经验,一般频率调至20赫兹以上时,应感觉不出明显的闪烁,15赫兹以下逐渐明显;调至30赫兹左右,仍有闪烁现象。结合上述检测,判断U相输出的两路正负半波电压中,有一路是无输出的!

4、赶紧停下电来,检查发现EU回路触发电源中的稳压二极管DD11,由于原贴片元件损坏后,换用普通元件后搭焊不结实,安装逆变模块时不慎将其脱焊,致使U相中的上管触发端一直被强制为低电平——负压,上管一直在截止中,即该相只有下管导通的负半波输出,因而在输出中产生了直流成份!将DD11补焊,通电试机,测三相输出平衡,直流成份为零,将其接一5.5kW潜水电泵试验,起动与运行都正常,于是第一台变频器顺利修复。修复第二台机器时,重复了第一台的清理步骤,最后焊接逆变模块。接入三只灯泡后通电,先将输出频率调至几赫兹,然后将控制端子DCM与FWD端子(正转起动控制)瞬时短接了一下,耳听得“啪啦”一声,心里只叫得一声苦,明白刚换上的MG25Q6ES42逆变输出模块已于瞬间炸裂损坏!


    接手两台同型号台达变频器,检查都为逆变输出模块损坏和驱动电路严重损坏:驱动集成电路T250V或炸裂,或输出端与供电地短路、滤波电容喷液、稳压管击穿或开路、电阻开路或阻值变大、电路板碳化受损等,继续检查,发现一台变频器的三相整流桥已有一臂击穿、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阻短接继电器触点粘连等,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发现驱动集成电路的输入侧的信号引入电阻也有几只呈现开路状态,此电阻的另一端即接至CPU触发脉冲输出端,相必CPU也遭受了强大的电冲击,如果CPU控制板再有损坏的话,则此两台变频器已无太大的修理价值

接手两台同型号台达-B系列变频器,检查都为逆变输出模块损坏和驱动电路严重损坏:驱动集成电路T250V或炸裂,或输出端与供电地短路、滤波电容喷液、稳压管击穿或开路、电阻开路或阻值变大、电路板碳化受损等,继续检查,发现一台变频器的三相整流桥已有一臂击穿、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阻短接继电器触点粘连等,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发现驱动集成电路的输入侧的信号引入电阻也有几只呈现开路状态,此电阻的另一端即接至CPU触发脉冲输出端,相必CPU也遭受了强大的电冲击,如果CPU控制板再有损坏的话,则此两台变频器已无太大的修理价值


1将主电路及驱动电路画图后进行全面检查,将线路板碳化部分用小刀刮净,将损坏元件尽数拆除。测量主电路不存在短路现象,送电检查,显示正常,说明开关电源、控制部分基本上正常。用示波器测六路驱动输入(从CPU来的触发信号),有峰值1.5V(万用表测0.6V)、载波10kHz随频率调整脉宽相应变化的触发波形。由此才算放下心来,看来除逆变及驱动电路部分损坏外,其余电路都正常,CPU三相脉冲输出端的耐冲击力能力还真不错。即开始购件,做好全面修复准备。


2、将驱动电路损坏部分全部换新(30多只元器件),通电检测各驱动集成电路各脚直流静态电压,均正常;用示波器测各个集成电路的输出波形也在正常范围内,然后焊接逆变输出模块。


3、上电检查,用万用表交流档测量发现有三相不平衡现象,换用直流500V档测量,V、W之间无直流成份,但U、V和U、W之间有直流电压!无论频率与电压高低,俱不应有直流成份在内。在输出端挂接三只星形连接的灯泡试验,观察闪烁现象太明显。根据经验,一般频率调至20赫兹以上时,应感觉不出明显的闪烁,15赫兹以下逐渐明显;调至30赫兹左右,仍有闪烁现象。结合上述检测,判断U相输出的两路正负半波电压中,有一路是无输出的!


4、赶紧停下电来,检查发现EU回路触发电源中的稳压二极管DD11,由于原贴片元件损坏后,换用普通元件后搭焊不结实,安装逆变模块时不慎将其脱焊,致使U相中的上管触发端一直被强制为低电平——负压,上管一直在截止中,即该相只有下管导通的负半波输出,因而在输出中产生了直流成份!将DD11补焊,通电试机,测三相输出平衡,直流成份为零,将其接一5.5kW潜水电泵试验,起动与运行都正常,于是第一台变频器顺利修复。修复第二台机器时,重复了第一台的清理步骤,最后焊接逆变模块。接入三只灯泡后通电,先将输出频率调至几赫兹,然后将控制端子DCM与FWD端子(正转起动控制)瞬时短接了一下,耳听得“啪啦”一声,心里只叫得一声苦,明白刚换上的MG25Q6ES42逆变输出模块已于瞬间炸裂损坏!




    接手两台同型号台达变频器,检查都为逆变输出模块损坏和驱动电路严重损坏:驱动集成电路T250V或炸裂,或输出端与供电地短路、滤波电容喷液、稳压管击穿或开路、电阻开路或阻值变大、电路板碳化受损等,继续检查,发现一台变频器的三相整流桥已有一臂击穿、充电限流电阻、充电电阻短接继电器触点粘连等,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发现驱动集成电路的输入侧的信号引入电阻也有几只呈现开路状态,此电阻的另一端即接至CPU触发脉冲输出端,相必CPU也遭受了强大的电冲击,如果CPU控制板再有损坏的话,则此两台变频器已无太大的修理价值

 变频器维修咨询赵总:18203655847


郑州盈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所在区域: 河南.郑州 邮编: 450052
公司地址: 二七区解放路110号1号楼16层 联系人:赵英杰 先生 (经理)
办公电话: 0371-566788558 传真: 0371-68805818
移动电话: 18203655847 电邮: 登录查看或通过本网留言
公司主页: http://www.zzyyjb.com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尚易企业邮箱
 行业动态 更多
· 安全、效率与可持续性三重跃升?施...
· 3月3日CSIE上海自动化开展!...
· 展现“新”动力,Aginode安...
· 斯凯孚中国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
· 智启科研路,创享新高度|力扬企业...
· 降碳35.1%!施耐德电气新质服...
· Intertek海宁10米法半电...
· 去哪寻找华南最热门的自动化集成方...
 企业新闻 更多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 皮尔磁亮相2025汉诺威工博会:...
· 皮尔磁直播分享:氢能安全新视野...
· 皮尔磁:欧盟标准的新门户网站...
· 皮尔磁中国2025合作代理商与经...
· 皮尔磁:为氢能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最新热帖   更多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