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企业 供求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产品首页 VIP会员产品 所有产品   我要发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产品 >> 详细信息
 
SOP610小字符喷码机 德州德诺喷码机有限公司
       

SOP610小字符喷码机

产品型号:
产品价格: 价优
产品品牌: 河北喷码机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联 系 人: 庞经理
所在区域: 山东.其它
办公地址: 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邮  编: 253000
电  话: 0534-5082575
移动电话: 13678620917
传  真: 0534-5010137
电子邮件: denuopmj@163.com
公司主页: http://www.denuopmj.com
 
详细描述:
 

机器机构

全不锈钢外壳,IP55的防护标准,能抵御粉尘的入侵,适合多种工作环境下使用,墨水系统及电路控制系统独立分隔,避免互相影响。

最先进的墨水系统设计

采用墨水泵、溶剂泵、回收泵、循环泵四个瓣膜泵设计,采用恒定工作压力,可完成多组墨水自动处理程序。采用仿生学研究成果的瓣膜泵,能以近乎零磨损的方式工作,相比于齿轮泵寿命更长,维修成本低,墨水降解程度低,延长墨水使用期限,减少维修费用。

采用独立回收泵,保持稳定足够的回收力,设置有回收过滤器,适合粉尘较大的工作环境。

不用外接压缩空气既可实现喷头正压风功能,防止外界灰尘或水气通过回收管进入墨水系统污染墨水。

设置有废气收集管,连接软管把废气排至室外或水中,防止墨水、溶剂气味污染生产现场的空气。

先进的开机程序

开机首先喷射溶剂,避免了开机即喷墨水而瞬间射偏造成故障停机,真正做到清洁开机,极大地减少日常维护工作。

先进的喷嘴防堵功能

拥有独立的溶剂泵,真正做到喷嘴全自动清洗,每次关机自动喷射溶剂清洗喷嘴及回收管路,保证下次开机时喷嘴和墨水管路畅通无阻,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采用国际先进的喷嘴三重防堵技术,独立的喷嘴清洗程序(反向清洗和喷射溶剂清洗)。

喷嘴板可单独拆下,置于超声波容器中清洗,可彻底解决堵塞问题。

先进的断电保护系统

当外界突然断电时,专用的UPS供电系统能保证设备持续运行一段时间,使喷嘴不会有墨水流出,以保护喷头组件及打印物品,避免弄脏。

先进的墨水粘度自动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墨水粘度控制系统,并自动调节,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及开机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使喷码机始终保持完美的喷印质量,粘度控制采用检测浮子运动时间方式,相对其它牌子喷码机检测墨水采用滴漏时间方式更为准确可靠。

完美的操作界面

采用拼音输入法和区位输入法,内置全套汉字库,大屏幕液晶显示,直接点阵编辑功能,所编既所喷,所见既所得,操作更方便,可存储多条信息

具有喷印三行组合和图案防伪功能,灵活的行列选择,字体更美观,功能更强大

独特的喷印功能

可与计算机对接的乱码喷印功能,可接收电脑编制的BMP图案,具有编码同步、光电同步、同步器同步定距、在线一次检测N次喷印功能

节省耗材

采用优化的墨水系统设计,利用小型墨水缸、小管径管路,较低墨水运行压力等特殊墨路,大大减小了管路中流体的流量和扰动,使溶剂挥发量得到有效控制,耗才消耗量仅是传统气源机的10-20%,齿轮泵机的60-70%,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节省耗材的喷码机之一。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