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企业 供求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产品首页 VIP会员产品 所有产品   我要发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产品 >> 详细信息
 
贴标专用静电产生器,产生静电装置,静电产生机器 昆山恩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贴标专用静电产生器,产生静电装置,静电产生机器

产品型号: AS-1102
产品价格: 价优
产品品牌: 恩硕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联 系 人: 严小毅
所在区域: 江苏.苏州
办公地址: 苏州昆山市北门路3888号
邮  编: 215300
电  话: 0512-82080050
移动电话: 13611640067
传  真: 0512-82092029
电子邮件: ansoll456@163.com
公司主页: http://www.ansoll.com
 
详细描述:
 
 
静电产生器棒是一种固定安装式的静电产生专用设备。具有安装简易、工作稳定、产生静电速度快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各种卷绕式机器及流水线上使用。
第一节:作用原理
 静电产生器可输出正的或负的高压电幅值可达25Kv DC,并且可连续调节输出大小。通过静电产生棒产生大量的带有正或负电荷的气团,由于同性电荷相斥的原因,这些电荷气团会向四周扩散,引起与之相近的物体带电。
第二节:产品特点
1.      工作性能稳定。
2.      安装简单方便。
3.      输出电压连续可调。
第三节:技术参数
使用电压: 220V? 50Hz /60Hz
发生器体积: 230(W)X140(H)X230(D)
操作温度: 32oF(0oC)~122oF(50oC)
输出电压: 3~20Kv(+/-)
输出电流: Max? 0.3mA
作用距离: 50mm
产生棒长度: 200mm? (可定做)
重量: 3.5Kg
第四节:安全
4.1 安装操作前须读操作说明书.
4.2 操作前必需可靠接地.
4.3 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和改装.否则,不享受保修.
4.4 不得用手等易导电的物体接近或接触静电产生棒的针尖,以防电击危险.
4.5 供电电源断开后,输出端还会有残余电压存在,请勿靠近或接触,如有必要可用短路线或泄放电阻进行放电.
第五节:安装及操作:
 器棒主机箱要安放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的电源插座一定要有地线接脚,并确认有良好接地的接地线。否则,会在使用中发生危险,由此引起的损失恩硕公司概不负责。静电产生棒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附近不能有接地的导体,不易被人体接触,以防引起放电和电击。
 安装好静电产生器和棒,确认电源无误和接地良好后,选择合适的输出电压极性,先将所有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最小,打开主机前面板上的电源开关,看到电源指示灯亮后,将选中的电压极性旋钮顺时针慢慢调大,直到合适的位置即可。
 每次使用完成后,请将电压调节旋钮调节到最小处,关掉电源开关.防止下次开机时有突然的高压输出,产生电击危险.
第六节:产品保修与服务
1.保用期
 凡本公司出售的产品保用期为一年,自出售日起一年内因产品自身机件、材料及工艺问题造成的质量问题,本公司免费修理。
2.保用期后的服务
 凡本公司出售的产品保用期过后仍负责对产品的免人工费修理,以保护客户的利益。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