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企业 供求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产品首页 VIP会员产品 所有产品   我要发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产品 >> 详细信息
 
井下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长春弈扬科技有限公司
       

井下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产品型号: CY-4in1
产品价格: 价优
产品品牌: 弈扬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联 系 人: 朱小姐
所在区域: 吉林.长春
办公地址: 长春市南关区上海路万晟现代城2号楼
邮  编: 130000
电  话: 0431-81182479
移动电话: 18943072685
传  真: 没填
电子邮件: ccyy17@163.com
公司主页: http://www.ccyy17.com
 
详细描述:
 

井下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井下作业的主要职业危险是缺氧窒息、硫化氢中毒和可燃气爆炸,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硫化氢中毒。在人员未进入之前就要远程检测密闭空间中有害气体的成分。根据以下顺序进行检测:

1)氧气的确认,检测当前的氧气浓度水平;

2)可燃性气体LEL气体的确认,检测可燃性气体LEL的变化情况;

3)有毒气体的确认,检测各有毒气体浓度是否低于OSHA规定的允许暴露极限PEL。在密闭空间中通常的有毒气体为硫化氢,一氧化碳,其他的有毒化合物不在其中。长春弈扬公司推出的复合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能够同时检测有毒、可燃气体,为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CY-4in1复合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同时配备了氧气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硫化氢传感器,可同时检测四种气体,它具有非常清晰的液晶显示屏,持续不断的独立显示四种气体浓度,声光震报警提示,保证在非常不利的工作环境下也可以检测危险气体并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预防。

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氧气(O2) 、可燃气体(Ex)、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

量    程:O2:0-30%vol、Ex:0-100%LEL、CO:0-999ppm、H2S:0-100ppm

精    度:<±5%(F.S)

最小读数:O2:0.1%VOL、Ex:1%LEL、CO:1ppm、H2S:1ppm

  点:O2:19.5/23.5%VOL、Ex:25/50%LEL、CO:50/100ppm、H2S:10/20ppm(用户可自行设置)

响应时间:O2:≤20秒、Ex:≤15秒、CO:≤25秒、H2S:≤30秒

传 感 器:氧气及有毒气体为电化学型,可燃气体为催化燃烧型

传感器寿命:毒气24个月、可燃气36个月

电    池:3.7V锂离子充电电池电池

工作时间:连续工作12小时左右

报    警:声、光、震报警

防爆标志:Exibd II CT3

防护等级:IP45

/湿 度:-10-40℃/5-90%RH

尺寸/重量:129mm(长)×71mm(宽)×36mm(厚)/750g(带铝塑板箱)

品牌/型号:弈扬/CY-4in1

质 保 期:一年
联 系 人:朱小姐
联系电话:0431-81182479/81182470
传    真:0431-81913265
邮    箱:ccyy17@163.com
地    址:长春市南关区上海路万晟现代城2号楼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