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企业 供求 新闻 文库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产品首页 VIP会员产品 所有产品   我要发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产品 >> 详细信息
 
设备检测仪器 西安达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检测仪器

产品型号: USB118
产品价格: 价优
产品品牌: 达泰
   
在线咨询
会员在线咨询,免费获取《电气自动化简讯》双月刊
  联 系 人: 李明
所在区域: 陕西.西安
办公地址: 西安市高新路25号瑞欣大厦16C
邮  编: 710155
电  话: 029-85272421
移动电话: 13892831469
传  真: 029-88354535
电子邮件: 1248326860@qq.com
公司主页: http://www.dataie.com
 
详细描述:
 
U盘读写模块USB118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U盘就是一个通用的大容量存储器。U盘已经彻底代替了软盘,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必需品。所以在很多产品中需要读取或者保存数据,多数采用U盘的方式。单片机系统可以直接采用U 盘作为移动存储器,并且方便与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交换数据。 而U盘读写模块则广泛的使用在桌上型仪表及便携式仪表、电子医疗仪表、设备黑箱子、考勤机数据记录、石油仪器仪表、纺织机械、水文监测、无纸打印机、数据采集等领域
 
目前电子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陕西优博电子商行的USB118A方案、西安达泰电子的USB118AD方案。研发人员对这两种方案各方面进行了比较:
 
创建文件和目录、打开一个已经创建的文件和目录、从文件中读取指定长度和指定位置数据、写数据到指定文件的指定地址、列举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删除文件和目录、查询U盘容量等等命令完成一致。
USB118A方案
SL811是Cypress公司的USB Host芯片,大多数是基于美国Cypress公司的提供的开发套件源码,大量用于学校毕业设计,学习场合,因为参考代码中存在大量BUG,一般人员对USB协议不熟悉的话很难修正, USB118A模块是以这个方案为基础开发的成品,修正了大量原厂提供的代码BUG。但是由于此方案是USB1.1标准,速率很低,另外对于1G以上U盘几乎不识别,所以,从2008年该产品已经停产。 
 
USB118AD方案
ARM+USB2.0的方案USB118AD模块适合于工业产品,对于工业设备、仪器等批量产品用户要选用是适合工业环境的稳定方案,USB118AD是高端用户的首选方案。
序号
USB118AD方案
USB118A方案
1
通信协议完全一致,用户的串口程序不用修改可以直接兼容
2
RS232串口,TTL电平
速率:9600/57600/115200
串口最高速率:115200bps
RS232串口,TTL电平
速率:9600/19200/57600
3
SPI高速串口,并提供高速SPI接口的测试板及例程。
SPI读写速度大于1.5Mbps,150Kbyte/sec
4
信号插座为6针,增加了RESET信号
信号插座为5针
5
外型尺寸: 长×宽×高=52×43×12mm
外型尺寸: 长×宽×高=51×25×12mm
6
可以识别大多数U盘,包括4G以上U盘,无分区的移动硬盘,部分数码相机
可以识别256M以下U盘
7
USB2.0接口内核协议
USB1.1接口内核协议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此信息未经核实,本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VIP诚信企业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