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新闻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文库首页>>详细信息

进入 FoxICE仿真器 的 rdi 驱动程序配置界面,为何需要指定“ CP15 Access Address ”? 
(发布日期:2009-11-12 15:54:19) 来源:
 
   

由于某些 ARM 内核的设计限制,部分 ARM 内核的某些 cache 操作、某些 CP15 寄存器读写操作,不能通过 JTAG 链完成操作。这种情况下, FoxICE 仿真器 会下载一段完成相应操作的指令序列到目标板的 RAM 中,并运行。下载地址即为用户所指定的“ CP15 Access Address ”。

FoxICE 仿真器对这块 RAM 的要求是:

•  长度至少 64 字节
•  可读写
•  应用程序不能使用这块 RAM
•  RDI 驱动缺省使用从 0x50 开始的 64 字节 RAM

        如果调试以下这些 ARM 内核, Cache 已经打开,或调试器需要读写 CP15 寄存器,必须指定合理的“ CP15 Access Address ”:

CPU 类型

Cache 已经打开

读写 CP15 寄存器

ARM920T

ARM922T

ARM925T

ARM940T

ARM946

ARM966

ARM968

        一般目标板在上电后, Flash 或 Boot ROM 是可以立即读写的;某些 ARM 内核的处理器,片内的 SRAM 也是可以立即读写的;但多数片外的 SRAM 、 SDRAM 等 RAM 则需要对相应的控制器进行初始化,然后才可正确读写。这些初始化操作,一般在 boot 代码中完成。

        如果用户所调试的程序,将会在运行过程中打开 cache ,那么调试器连接目标板时,需要指定合适的“ CP15 Access Address ”。推荐用户指定连接目标板时,就已经可读写的 RAM ;如果无法满足,则可以指定在 cache 打开之前可用的 RAM ,即使这块 RAM 在连接时还未初始化。

 
深圳市伽罗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所在区域: 广东.深圳 邮编: 518028
公司地址: 深圳市华强北路赛格工业大厦769室 联系人:销售 先生 ()
办公电话: 86-755-82798083 传真: 86-755-82799007
移动电话: 没填 电邮: 登录查看或通过本网留言
公司主页: http://www.foxice.net/products.htm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工业自动化网络架构的“新...
· 皮尔磁:CE认证新规:用户不可不...
· 皮尔磁:探索工业安全技术:PSS...
· 皮尔磁:数据空间引领工业4.0新...
· 皮尔磁:全新培训课程夯实工业信息...
· 皮尔磁:安全回路配置的高效利器...
· 皮尔磁2025年度新闻发布会:从...
· 皮尔磁2024财年总结:在挑战中...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模块化安全继电器功能升级...
· 皮尔磁:安全光幕的“人货区分”功...
· 皮尔磁:卷出新高度,安全开关都开...
· 皮尔磁:如何驾驭氢能这把“双刃剑...
· 皮尔磁:工业安全新“势力”——安...
· 皮尔磁标准解读:EN ISO 1...
· 皮尔磁标准解读:新版本ISO 1...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