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新闻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文库首页>>详细信息

威力巴流量计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发布日期:2010-5-7 10:47:31) 来源:http://www.jshyck.com
 
     

1、威力巴的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威力巴流量计可用于地下管线工业水、过滤水、循环水等介质流量的测量,由于含泥沙等杂质量大,介质温度不是很高,一般为常温,压力不超过1.6Mpa,且生产上工艺管线停产机会少,基本不具备管线停用倒空的机会。我们在选型时,最好的方案是使用在线安装型威力巴,这些探头便于随时拔出清洗。当然,若用户的除尘效果良好,我们也推荐用非在线安装型配上反吹装置,可以应付大多数情况。但是,若要拔出进行检修,则只能在停产时才能进行,除非专门配上一个阀门或者螺纹栓头把焊接头堵死。

水平管道上进行安装,当介质为空气和气体时,威力巴应安装在上部160°的任何位置,这样可保证气体中的液体不会进入导压管,变送器必须尽量安装在高于威力巴的位置,开表时进行排液操作。若为液体和蒸汽则在下部160°的任何位置,对于液体可使任何气泡进入管道中,当条件允许时只能装在上部,则开表时进行排气操作(地下管道基本与此相同,在地下管线中有淤泥的情况下,建议探头应垂直安装,确保探头两边介质流动情况类似,使取压孔更不易堵),对于蒸汽则允许冷凝水进入导压管流入冷凝管道中,变送器必须尽量安装在低于威力巴的位置。在垂直管道上进行安装,可安装在围绕垂直管道上的360°任何位置(满足直管段),注意在安装完后校正探头方向,使探头上的流体方向“→”与管道流体方向保持在3°以内

2、威力巴流量计的维护要点

   由于威力巴流量计的计算差压较小,一般不要进行排污,如果长时间进行排污则会打破探头高压取压孔的平衡状态,则会导致越排越堵的情况,还会使低压取压孔堵塞,表现在重新开表后流量指示偏低,因此平时在进行仪表维护工作时强调只进行系统检查和一次仪表对零,对于特别重要的计量仪表可以采取定期对威力巴探头进行清洗,比如一次/月,要求清洗时检查探头外观和正负取压孔的疏通情况,同时为确保较小差压的准确测量在恢复安装时必须保证测量系统的各静密封点不漏。

或许您还对金属转子流量计感兴趣。

 
江苏华仪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所在区域: 江苏.淮阴 邮编: 211600
公司地址: 江苏金湖工园路一号  联系人:屠超 先生 ()
办公电话: 0517-86991722 传真: 没填
移动电话: 没填 电邮: 登录查看或通过本网留言
公司主页: http://www.jshyck.com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扫描仪PSENsca...
· 皮尔磁:PSENmgate安全门...
· 皮尔磁:工业机器人安全的核心标准...
· 皮尔磁:强强联合,共话氢能安全...
· 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进入“小而美”...
· 皮尔磁:为“功勋”压机注入现代安...
· 皮尔磁携手德尔格共话氢能生产与功...
· 皮尔磁:以市场为导向,定义安全自...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灵活安装,操作升级...
· 皮尔磁产品斩获CEC年度最佳产品...
· 皮尔磁即将亮相SPS2025:助...
· 皮尔磁:IO-Link Safe...
· 皮尔磁:急停按钮PITestop...
· 皮尔磁:安全速度监控的全能战士...
· 皮尔磁:一把“小门锁”,轻松拿捏...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