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免费注册|申请VIP会员|固定排名|广告服务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PLC | 电  机 | 变 频 器 | 人机界面 | 运动伺服 | 控制传动 | 自动化软件
DCS | 传感器 | 通信网络 | 现场总线 | 数据采集 | 电气开关 | 数传测控
电源 | 嵌入式 | 仪器仪表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 工业安全 | 工控机
模具 | 电线电缆 | 电子元件 | 成套设备 | 液压气动 | 制 冷
机床 | 电力能源 | 机械设备 | 石油化工 | 矿业冶金 | 水工业
物流 | 轨道交通 | 汽车电子 | 工程机械 | 输 配 电 | 电 梯
产品 企业 供求 新闻
下载 视频 招聘 期刊 会展 培训 库存 论坛 访谈 维修  
热词:嵌入式 传感器 电源 主板 工控机 PLC 人机界面 变频器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电气自动化网首页 >> 文库首页>>详细信息

无线示功仪 
(发布日期:2020-8-24 15:58:36) 来源:land-comm.cn
 
   

蓝迪无线示功仪集成载荷、位移、无线数据传输于一体,是采油井的一个重要指标,示功图反应的是承受在光杆上的力,通过一个冲程内力的变化,可以了解到抽油机和油井底下的情况,也可以通过示功图对产油量和动液面进行分析。
    示功图的获取需要获取光杆上的载荷和位移数据,很多厂家是采用在抽油机支架的支点处安装角位移传感器,在方卡子和悬绳器之间的光杆上安装载荷传感器,用信号线将角位移和载荷传感器连接,这样由于驴头的不断运动,风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蓝迪公司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载荷在一个冲程内对应的位移,计算出一个功图数据后将数据以无线方式发送到RTU主机,或者直接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设备采用微功耗设计、电池供电,所有设备集成在一个小盒内,跟着驴头上下运动。


产品应用领域

油井监控、数字化油田建设

sgy-03-20190821163632.png

产品功能

    示功仪终端将载荷和位移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用加速度传感器测位移,用电池供电,一节电池可以用2年以上。该单元安装在方卡子和悬绳器之间,采集到载荷、位移、冲程、冲次、工作时率等参数后,以无线方式和RTU通信。量程可以选择,最大量程250KN。该设备可以和监控主机一起使用,采集的数据在主机上显示,也可以直接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向监控中心发送数据。

技术指标

 

载荷量程0~150kN
载荷精度
1% F.S
冲次范围
1~10次/min (超过此范围需另行定制)
极限过载150% F.S
采样周期
1次/h(可指令设定)
存储容量120个示功图
工作环境-40~+65℃
工作湿度相对湿度不大于90%
防护等级IP68

产品型号

型号传输方式接口功能说明
无线示功仪LDM-8SGPRS(G24)RSTTL无线示功仪
无线示功仪 LDC-8SCDMA

无线示功仪 LDT-8S电台

4G、NB-IoT、LoRa



 
唐山蓝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区域: 河北.唐山 邮编: 063020
公司地址: 路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昌路创新大厦 联系人: 先生 (经理)
办公电话: 15031873232 传真: 没填
移动电话: 15031873232 电邮: 登录查看或通过本网留言
公司主页: http://www.land-comm.cn/
通过中国电气自动化网在线联系该用户:
关于:
需求意向:
* 验证码: 点击可刷新
 
用户: 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电气自动化网(www.ea-china.com)的注册用户,立刻免费注册

   企业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助力W.E.B打造智能充电...
· 皮尔磁:可持续转型:从生产效能到...
· 皮尔磁:以尖端自动化技术推动印度...
· 皮尔磁:奥地利邮政的现代化改造之...
· 汉诺威工博会2025:皮尔磁亮相...
· 绿色氢能助力2025大阪世博会松...
· 全球服务,品质如一:皮尔磁咨询服...
· 皮尔磁亮相2025汉诺威工博会:...
  产品新闻 更多
· 皮尔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双轨并行...
· 皮尔磁:当安全门监控和权限管理合...
· 皮尔磁:myPNOZ新模块上市,...
· 皮尔磁:小型安全控制器选型指南...
· 皮尔磁:全球化的可持续生产,践行...
· 皮尔磁:“内核强大”的新一代安全...
· X皮尔磁:安全门系统轻松升级...
· 皮尔磁:安全门防护领域的创新产品...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分类索引 | 服务条款 | VIP会员服务 |《电气自动化企业大全》| 版权声明

客服专线:0898-68552405     媒体合作QQ:910167442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成员单位 琼ICP备17003754号
中国电气自动化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By Electric Automation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