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遭受“内忧外患” |
(发布日期:2006-11-7) 来源:
《中国机械资讯网》
|
![]() |
|
|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受到原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以及欧盟环保指令的多重
影响,我国铅酸电池的出口利润空间大大缩小。一些企业不得不减少出口,以求把损失减到最小
近年来,我国电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生产国。铅酸电池作为电池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由于用途广泛,可重复使用,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加大。2005年,我国铅酸电池出口金额高达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0%%。而随着铅酸电池原料价格的上涨、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增多,国内电池出口企业面临致命打击。
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压力
10月13日,伦敦市场铅交易价格升至历史新高。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电解铅价格从4500元/吨升至近期的13800元/吨。“原材料涨价,就意味着成本提高,现在的情况是,出口越多,损失越大。”广东一家电池企业的负责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铅是生产铅酸电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由于铅在开采、冶炼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铅的生产成本也逐渐提高。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停止了铅在本国的生产,而改为在国际市场上采购,以转嫁对本国环境的污染。此举使铅酸电池的主要原料电解铅价格猛涨。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电池材料供不应求,国内电池企业缺乏抵御风险能力,再加上国际大电池厂商在买方市场居于优势,国内企业步履维艰。某些传统出口大企业,不得不纷纷减少出口量,以求把损失减到最小。
出口退税取消加快行业重组
就在电池企业为原料价格上涨感到头痛之时,另一个“噩耗”随之传来。
9月15日,由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开始实施。根据规定,铅酸蓄电池出口退税率从现行的13%降至0%,并将其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对于饱受负面困扰的国内电池行业来说,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犹如雪上加霜。
据了解,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出口成本增加1个百分点。依靠原有13%%的出口退税,电池出口企业的利润有六七个百分点,取消出口退税,部分靠出口退税赚取微薄利润的企业将濒临破产和倒闭。“这阵子我们一直在与客商协商,希望把出货价格再提高一些,但绝大部分客商很难接受。”企业担心提高价格会导致海外订单的流失。“目前我们的优势就在于价格,若提价的话,大部分海外订单将转移到价格有比较优势的印度、越南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少电池企业明显感到取消出口退税后的压力。
而扬州阿波罗蓄电池有限公司也正为此而烦恼。该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1—8月,公司铅酸蓄电池产品出口额达1129万美元。出口退税取消后,企业将减少纯利润1100多万元。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电池企业面临的重重困难,国家质检总局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口退税的取消,将使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电池行业的重新洗牌。目前,国内电池企业应尽快摆脱“依靠出口退税创利润”的观念,适当减少价格竞争相对激烈的产品出口,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甚至可以考虑在海外建立制造基地。同时,企业还要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内忧”“外患”并存
事实上,铅酸电池不仅有“内忧”,同时还有“外患”。
铅酸电池一直存在高水耗、高污染问题。一家中等规模的电池企业仅用于水洗工艺的年耗水量就高达300万吨,可供约7.2万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而铅酸电池在制粉和加酸两个生产环节,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一旦在生产和回收环节处理不好,又极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虽然目前国内生产企业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其制铅粉时形成的大量粉尘和硫酸灌注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仍会有部分弥散到空气中,严重时会引起铅中毒或导致酸雨的形成。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环境的考虑,早已限制铅酸电池制造业在本国的发展,转而主要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采购。
据广东省环保局的统计,目前广东省有大大小小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600多家,年产铅酸电池约2亿个,企业数量和铅酸电池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广东每年生产的铅酸电池中,一半以上出口国外市场。据海关统计,近几年广东省电池出口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出口量达14.2亿个,增长48.5%%。2005年出口15.9亿个,增长12.6%%。然而,今年以来,受国外限制影响,广东电池出口下滑,出口8.1亿个,价值11.7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2%%和增长10.7%%,同时铅酸电池出口也呈下降趋势。而欧盟今年5月2日通过的电池指令草案,也制约了广东电池的出口。
由于指令对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作出严格限定,若不执行这一标准,在欧盟境内都将被禁止销售,同时从2009年开始,所有在欧盟境内销售的电池都必须标明具体使用寿命,2012年之前,欧盟境内1/4的废旧电池必须被回收,到2016年时,这一比例应达到45%%,回收费用将由生产厂家来负担。这些都使得国内铅酸电池出口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但是,不管是国内税收政策的调整,还是国际国内原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外设置的“绿色壁垒”,国内铅酸电池企业都只能积极应对,调整产品出口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如果以低价占领出口市场,只会对我国铅酸电池出口造成致命打击。同时,这样还可能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导致产品被加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失去竞争力。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