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利好助推上半年机械行业再加速 |
(发布日期:2006-11-28) 来源:
机电商报
|
![]() |
|
|
那些依据周期经验判断行业走势的人士这一次似乎发现,历史并没有惊人的相似。2006年上半年,机械企业业绩在宏观经济整体走强的环境下再次全线飘红,甚至连从业几十年的行业专家也慨叹:这种持续四、五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在行业历史上也前所未见。
行业经济增长显著
2006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生产快速发展的特点,其中规模以上机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70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23%,机械工业13个分行业全部以两位数快速增长,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行业增长最快,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3.87%和41.74%;在总量中比重较大的汽车、电工行业同比增长35.4%和30.67%,其中汽车行业增速同比加快41.75个百分点,两行业完成增加值占机械工业的54.04%,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96%。
国家统计局统计,在95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的有85种,其中以两位数增长的66种,增幅超过30%的22种。其中,累计生产大中型拖拉机11.33万台,同比增长54.05%;发电设备5410万千瓦,同比增长24.11%;汽车388.64万辆,同比增长27.78%;其中轿车210.10万辆,同比增长53.21%。
其次,机械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9.55%,比去年同期提高20.8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33%,比去年同期提高0.4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276.11亿元,为全国工业利润8106.7亿元的15.74%;同比增长43.92%,增幅52.97%,增幅之高为历史罕见。
另外,发展稳定是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特点。据介绍,上半年机械工业产销、效益各主要指标,除利润逐月有所回落外,其他指标走势平稳,大致稳定保持在30%左右。
再次,行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进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轿车在汽车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3.16%提高到51.72%,提高了8.56个百分点;小排量轿车的产销快速增长,1.0-1.6升经济型轿车共生产103万辆,同比增长87.28%,占轿车的55.24%,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电工行业中,上半年生产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74台/3405.50万千瓦,占火电总量的76.44%,而去年同期生产了53台/2113.5万千瓦,占总量的61.24%,提高了15.20%个百分点;上半年还生产了9F、9E、6B等重型燃气轮机17台/304.24万千瓦,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3台/90万千瓦,这些都是节能、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品。机床工具行业,按台数计算的数控化率为14.52%,比去年同期的13.34%提高了1.18个百分点。之外,行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上半年新产品产值4649.10亿元,在全行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8.62%;比上年同期增长31.39%,增速同比加快31.45个百分点;新增1474.92亿元,对同期机械工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24.43%,拉动机械工业增长9.23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机械行业呈现的突出特点还有出口形势继续向好,如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进出口逆差继续减少。上半年机械工业出口创汇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15%;进口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累计贸易逆差约1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56亿美元。贸易增长方式有所改善: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快于加工贸易,外贸方式趋于改善。上半年机械产品一般贸易出口308.11亿美元,增长36.45%;加工贸易出口314.68亿美元,增长33.88%;在机械产品外贸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上半年一般贸易为47.19%,加工贸易为48.20%,去年同期分别为47.09%和49.02%,两者逐渐接近。进出口产品逐步升级:汽车、数控机床、发电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出口产品亮点。上半年出口轿车34455辆,同比增长258.91%;载货车65356辆,同比增长44.54%;出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4311台,同比增长67%;发电设备向印度出口了30万千瓦火电机组1套、向尼日利亚出口了6B型重型燃气轮机4套。
发展中仍需关注的问题
尽管如此,机械工业发展中仍然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对行业平稳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上半年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5.53亿元,同比增长52.89%,高于全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这一近年来少有的高增长,是机械工业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各种影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是中央高度振兴装备制造业;二是旺盛的市场需求驱动;三是行业欠债太多,需要改造;四是行业自我积累有所提高,投入能力随之增强。
但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除了相当多的骨干企业是以提高水平为主要追求增加投资,但是确有一些企业在大好形势下头脑不够冷静,习惯于搞外延扩张,这不但令企业自身前途堪忧,而且会加剧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可能使好形势发生逆转。
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应认识投资高速增长可能掩盖或延缓产能过剩的矛盾,要把投资重点放到到结构优化上。
此外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严重影响某些行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国内需求过快增长,特别是流通环节炒作的影响,铜、铝、优质特种钢材等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变压器专用的冷轧取向矽钢片,2005年一年内售价上涨了两倍,今年缺口10~15万吨;铜价在2003年以来的四年中上涨6.58倍,铝价上涨2.57倍;尤其是2005年底以来,铜铝价格暴涨。电解铝去年11月吨价1.7万元,今年2月涨至2.2万元,三个月上涨了30%。原材料的过快涨价已使骨干电线电缆企业全部巨亏损。原材料的过快涨价,严重制约了机械工业的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
尽管存在此类问题,但专家预计今年仍将是机械工业的一个较好年景,但全行业下半年仍然可能面对宏观调控趋紧的变化。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指出,下半年行业增长速度估计将逐月有所回落,但在建设新农村、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和扩大消费等因素推动下,市场需求总体将保持乐观,全年预计产销、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出口创汇增长速度大体均可达到20%左右。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电气自动化网”的,版权均属于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气自动化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均有出处,本网对转载文章不存在侵权等法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