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6AV6381-2BS07-3AV0 西门子6AV6381-2BS07-3AV0 
自1969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开发的第一台PLC问世以来,迄今已近30多年了 ,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比同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它不仅充分利用微机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摒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形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地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地软件结构,使用程序地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用户买到所需PLC后,只需按说明书或提示,座少量地安装接线和用户程序地编制工作,就可以灵活而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试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这样就破除了“电脑”的神秘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先进控制技术。 PLC现已成为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高、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以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计数与位控等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电力、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PLC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功能: 1、逻辑控制 2、定时控制 3、计数控制 4、步进(顺序)控制 5、PID控制 6、数据控制:PLC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7、通信和联网 8、其它:PLC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模块, 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要求,如:定位控制模块,CRT模块。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人们将微机技术应用到PLC中,更多的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不仅用程序逻辑取代硬件连线,还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和处理等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设备,国外工业界在1980年正式命名其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是由于它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容易混淆,所以现在仍把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化PLC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比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模拟量I/O和PID控制、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像显示也有了长足发展,所有这些已经使PLC应用于连续生产的过程控制系统,使之成为今天自动化技术支柱之一。 数控机床作为自动化控制设备,是在自动控制下进行工作的,数控机床所受控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最终实现对各坐标轴运动进行的“数字控制”。如:对CNC车床X轴和Z轴,CNC铣床X轴,Y轴和Z轴的移动距离,各轴运行的插补、补偿等的控制即为“数字控制”。 另一类是“顺序控制”。对数控机床来说,“顺序控制”是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以CNC内部和机床各行程开关、传感器、按钮、继电器等的开关量信号状态为条件,并按照预先规定的逻辑顺序对诸如主轴的起停、换向,刀具的更换,工件的夹紧、松开,液压、冷却、润滑系统的运行等进行的控制。与“数字控制”比较,“顺序控制”的信息主要是开关量信号。 |